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第四节全球环境问题第四节全球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及其演变(一)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所造成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二)环境问题的演变从人类开始诞生就存在着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环境问题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在诞生以后很长的岁月里,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十分突出,有意识地改造环境极弱,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未超出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对环境尚未造成危害后果。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大,范围越练越广,与此同时相应地发生了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刀耕火种、盲目开采现象,在局部也发生了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繁和沙漠化的环境问题,但问题并不突出。那时的城市主要是政治、商品交换和手工业的中心,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活环境污染问题。如中国古城西安,公元582-904年隋唐在此建都300多年,人口稠密,生活污水排水量大而造成明显的地下水污染。据历史记载,宋时(公元1104年),西安“城内泉咸苦,民不堪食”,乃将龙首渠水“引注入城,给民汲饮”。(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前)人类社会进入农牧业社会以后至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以前,人类开始开垦荒地、放牧牲畜,同时向环境排放的污水和废弃物逐渐增多,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一是人类为获取丰富的食物而在人类居住区周围大量开垦土地,破坏天然植被,导致森林被严重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严重的局面,使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二是在这一时期城市生活环境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开始出现。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在人类生产发展史上出现了一次伟大的工业革命。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工业部门增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地提高,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逐步增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一时期污染主要是一些工业城市和工矿区的企业,排出大量废弃物污染环境。这一阶段的初期,能源主要是煤炭,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粉尘,水体污染则主要是由矿山冶炼、制碱工业引起的。到了后期,能源除煤炭以外又增加了石油,且石油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一方面煤炭污染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又出现了石油及石油产品引起的污染,大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增加,出现了光化学烟雾现象。同时,有机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使环境问题更具有社会普遍性和严重性。各种污染物质或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或在特定气候条件下造成危害,最终损害人体健康,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总之,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大提高,环境问题也随之突出且逐步恶化。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发生了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骨痛病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一系列严重的公害事件。从次,人类面临进入一个环境问题的高发期。(21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前)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世界上相继发生环境污染公害事件,5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接连不断,公害事件接连不断,在五六十年代形成了第一次环境问题的浪潮。但这一时期,人们对环境问题还多是就事论事而已。直到1962年,作家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在书中描述了由于农药污染而带来的生态危机,才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人类把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联系在一起认识环境问题,把环境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人类认识环境问题的突破和飞跃。人类高度关注的原因:首先是人口迅猛增加,都市化的速度加快。刚进入20世纪时世界人口为16亿,到1950年增至25亿;1950—1968年,仅18年就由25亿增加到35亿;1968—1980年,由35亿增至45亿只用了12年。1900年拥有7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全世界有299座,到1951年迅速增至879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约有69座。其二是工业不断集中和扩大,能源的消耗大增。190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还不到10亿吨煤当量,至1950年就猛增至25亿吨煤当量,到1956年石油的消费量也猛增至6亿吨,又增加了新污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