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启示————————————————————————————————作者:————————————————————————————————日期: 经济学视角: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卢荣善内容提要:日本农业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第一,最大限度地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到有效使用现代生产要素的最低临界规模以上;第二,工业和城市扩散以适应农民兼业和促进农村发展;第三,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以促进农业;第四,政府财政对农业高补贴;第五,充分发挥农协的组织化作用"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日本相比有差距"日本的经验有的对中国借鉴价值较大,而有的借鉴意义有限"借鉴价值较大的是以上第一!第二和第五方面,这三个方面便成了现阶段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日本经验;中国条件差距;若干途径按照古典经济学中的农业微观经济模型,小农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如经不起风险!不能吸纳机械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不能实行企业化管理等,因此,与农业现代化是不相容的"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至今未能建成欧美澳式的现代大农场,但却实现了农业的高度现代化"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在中国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些就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一!日本农业家庭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农业现代化成因(一)"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耕地的流转和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以改变小农经营模式"1958年5经济白皮书6中就提出小农经营已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1961年颁布了5农业基本法6,试图通过扩大农户经营规模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962年新修改的5土地法6废除了农户拥有耕地面积的限制;1970年对5土地法6进行了修改,废除了对农业租佃的限制,鼓励出租和承租土地,发展核心农场以及协作经营!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的耕地使用权流转,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关谷俊作(中译本),2004)"与以上法律指向相配套,日本在各个时期的有关农业方面的税收!财政补贴和投资!信贷等政策都是鼓励农户经营规模扩大的"最近的例子是2005年,农林水产省改变了水稻生产的补贴重点,其规模标准是:北海道为10公顷,其他都府县为4公顷,集团经营者为20公顷(田中景,2004)"日本因耕地特别珍贵而地价高昂,加上社会保障程度低,农民惜售耕地,政府虽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小农户经营体制问题"但是,其法律和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以1980年为例,%,拥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其产值占当年农业产值的61%(张文伟,2001)"到2004年,,,(农业部课题组,2005)"日本的骨干农户达到了有效使用现代生产要素的最低临界规模)95)X2000年日本耕地面积为483万公顷,,"数据来自关谷俊作1日本的农地制度(中译本以上,这一规模亦是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最低临界规模"如今,日本农业是高度现代化的,诸如农业机械化!单位耕地的化肥使用量等多项反映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