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诗学“兴象”述论.pdf.pdf

格式:pdf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学“兴象”述论.pdf.pdf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6/1/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学“兴象”述论.pdf.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3卷第2期2008年2月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LeshanTeachersCo~,“兴象”述论范精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作为中国独创的一个诗学范畴,“兴象”是由殷瑶首次提出来的。唐代以来,“兴象”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与文学象征意象相比,“兴象”有着自己鲜明的美学特征。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因更能展现整体浑沦性的审美体验、更易诱发和拓展意境、更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而受到中国诗人和文论家的推崇。关键词:诗学;兴象;范畴;象征意象;意境中图分类号: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08)02--0028-04由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把中国所独创的文艺美学范畴“意境”视作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之一,笔者认为有些不妥。夏昭炎说:“意境是创作主体吸纳宇宙人生万象而在内心咀嚼、体验所营造的、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致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以及这一结构所引发出的艺术世界。”[11蒲震元说:“意境虽然离不开乃至必须包括具体的艺术形象或意象,离不开特定的艺术乃至非艺术符号,但并非实指具体的艺术形象、画面或符号,而只能是指这类不朽的形象、画面、符号,包括其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幻想与艺术联想世界的总和。”圆可见“意境”虽离不开“象”,但又超越了“象”,已不属于形象范畴。所以把意境视作文学形象的一种形态是不恰当的。其实,由中国所独创的并可作为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当是诗学“兴象”范畴。作为诗学范畴,“兴象”首见于《河岳英灵集》,是由主要生活于公元八世纪唐开元、天宝年间的殷瑶提出来的。在此之前,“兴象”一词也曾出现于唐初经学家贾公彦的笔下,他在《周礼注疏·卷七》日:“廒犹兴也。兴象生时裘而为之,谓明器中之裘,即上良裘、功裘等。”“云‘故书廒为***,郑司农云,***裘陈裘也’者,此《周礼》一部之内,称廒者众多,故书皆为***,先郑皆为陈,后郑皆破从兴,兴谓兴象生时之物而作之。”“又《礼记檀弓》云‘竹不成用,瓦不成味,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皆是兴象所作’。明器非陈设之理,故不从先郑。”口l这里所谓的“兴象”是就具有象征意义的明器的制作方法而言的。它大致相当于东汉王充在《论衡·乱龙》里使用的“意象”一词。王充说:“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意取名也。”又说:“礼,宗庙之主,以木为之,长尺二寸,以象先祖。孝子之庙??虽知非真,示当感动,立意于象。”王充从敬以求雨的“土龙”、用来御凶的“桃人”“画虎”、绘有虎豹熊鹿豕等动物画像(以象征某某侯爵)的布侯(箭靶)等生活现象中提炼出了“意象”这一概念。“意象”简而言之就是表意之象,具有相对鲜明而单纯的象征意义。贾公彦也是在这一层意义上使用“兴象”的。南朝齐梁时代,著名文论家刘勰把东汉王充首创的“意象”一词第一次发展成为一个收稿日期:2007—03—22作者简介:范精伟(1981一),男。河南太康人,安徽师范大学2005级文艺学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研究。28维普资讯学范畴。无独有偶,盛唐时的殷瑶也把初唐贾公彦曾用过的“兴象”一词首次运用于诗学领域。自此以后“兴象”便频繁出现于诗学文论著作当中,成为中国诗学领域的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