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的束缚,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学习环境Z中,综合地学习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能力和态度”。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展示这种特殊的课程形态,做到“活”有目标,“动”有所得呢?我认为应该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有效切入,促进学牛整体素质的发展。一、选题生活化,营造“快乐大本营”对于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教师既不要主观的内容,硬性地“教”活动,也不要推卸指导的责任,任由学生海阔天空地去“学”活动,应该侣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内容,进而主动地实践内容”。在亲历亲为中真正感受到实践的魅力,体验到活动的乐趣。走进生活实际。综合实践活动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选题要走进口常生活,让教育与生活“零距离”。如,“我爱劳动”这一主题就源于开学初的那次大扫除,看着被学生擦得像京剧花脸似的地面,我组织了一轮难度较大的“擦玻璃比赛”。看着越擦越脏的玻璃,孩子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劳动能力,然后,我给孩子们一周的时间,让他们边实践边琢磨,怎样才能把玻璃又快速又安全地擦干净。第二次的擦玻璃异彩份呈,孩子们的工具五花八门,有的用玻璃刷,有的用一擦净,连最基木的抹布被分给几道程序,“各负其责”。擦玻璃的方法更是各有千秋,有白酒去污法,有洗涤灵去污法……其至还有茶叶去污法,孩子们看着亮闪闪的玻璃,别提多高兴了。本次活动内容的开展使孩子们正视生活屮的现实问题,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经验。既培养了实践能力,乂在历练中体味了劳动的乐趣。捕捉生活素材。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向孩子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孩子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要敏锐地捕捉“具有生成性的索材”,为孩子们营造实践空间。我任课的班级有一名品兼优的孩子,忽然在极短的时间里变得性格怪僻,甚至不想上学。我在做了细致的调查后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离异了,我就及时调整了实践计划,开展了“心贴心”活动,同学们自发地组织了许多小分队,家庭住址较近的孩子们组成“形影不离”小组,主动与该生一起上、下学,一起写作业,关系亲密的孩子们组成“快乐你我他”小组,利用课间和该生说悄悄话,做喜欢的游戏,秘密庆祝生日,冇些孩子还“搬动”家长去做该生父母的和解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该生重新融入了班集体中,恢复了往日自信。其他同学也再一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更加亲近同学热爱班级。再现生活情境。通过精心设制的场景,将活动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生活化。孩子们对“吃”可谓津津乐道,可对做吃的却无人问津。我倡议孩子们做“金牌小厨师”,引导他们自由组合成八个小组,自己选择菜谱,自行分配任务,组内安排练习时间,然后在同一时间里,将饮具、配料等拿到班级,在万众注目Z下亲自演练,孩子们切菜、倒油、炒菜、装盘,忙而不乱,合作默契,然后互相品评,根据色、香、味,营养价值等几方面选出最佳小厨师。如此,再现了自己下厨房的情景,孩子们倍感亲切,活动自然妙不可言。实践结束,许多学生都将活动内容习作的形式呈现了出来,有的写活动过程,有的写活动中的典型人物,冇的写自己成为“最佳小厨师”的经过,冇的写某一菜式的做法,还有的写内心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真挚热爱。二、活动个性化,展现“非常6+1”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