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董瑾?E-mail:dongjin-t@教材与参考书目?董瑾主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修订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陈同仇、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97年修订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黎孝先主编:《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DOMINICKSALVATORE:INTERNATIONALECONOMICS5THED,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课程主要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世界贸易组织(WTO)?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影响?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条款?进出口合同的商订与履行?国际贸易方式导论国际货物贸易?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国际服务贸易?20世纪70年代作为独立概念提出?是无形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指标《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界定?跨境提供(cross-bordersupply)?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mercialpresence)?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国际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同步性?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之中如何考察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规模?国际贸易结构?国际贸易地区分布2000年世界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单位:10亿美元)2000年世界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单位:10亿美元)第一章国际贸易形成与发展的理论第一节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三节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绝对成本理论(Ⅰ)代表人物:(AdamSmith)绝对成本理论(Ⅱ)绝对成本理论(Ⅲ)进步性:?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局限性:?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从中取得利益。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比较成本理论(Ⅰ)?代表人物:?(DavidRicardo)?基本思想:?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即遵循“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比较成本理论(Ⅱ)主要前提假设:?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即2×2模型?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所有劳动力同质?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无运输、保险等费用?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比较成本理论(Ⅳ)进步性:?论证了各高低,都可按“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比较成本理论(V)局限性?缺乏动态分析?通过分工获得的比较利益不一定体现一国的长远利益。?未能揭示支配国际交换的规律。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现代国际贸易理论(Ⅰ)?代表人物: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体系:1、要素供给比例理论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Ⅱ)主要假设?两国使用两种要素生产两种商品?生产要素供给固定,同质?各国同一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完全自由贸易?无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不存在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需求状况不变现代国际贸易理论(Ⅲ)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有关进出口商品的重要结论?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是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现代国际贸易理论(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现代国际贸易理论(Ⅴ)?进步性:?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它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局限性:?资源禀赋并非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强调静态结果,忽视了技术进步等许多实际情况;对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战后国际贸易理论(Ⅰ)?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Paradox):?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