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浅析装备承制单位的资格审查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装备承制单位的资格审查及对策.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2/1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装备承制单位的资格审查及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装备承制单位的资格审查及对策《装备制造技术~2010午第11期浅析装备承制单位的资格审查及对策巩传华'.白凤凯(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北京101416)摘要:分析了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资格审查工作的具体对策,包括修订评定标准,建立军地协调机制,制订日常监督细则,强化审查队伍建设和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等,: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对策中图分类号:E252文献标识码:A2006年8月,全国首批若干单位进人《装备承制单位名录》,标志着我军以装备采购方为主导的装备承制单位注册管理制度,,,为装备竞争性采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规范国防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评定标准不科学,与相关制度有重复交叉,13常监督要求不明确和审查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全部合格的承制单位判定为"具备资格,推荐注册",审查过后,合格企业的满意程度无法体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基本具备资格经整改并验证合格后推荐注册的企业占多数,,评定标准适用范围小,,主要审查对象为军工企业和长期从事军品生产的国营企业或国营改制单位,而对一些希望进驻军品市场的优秀民营企业,以目前的审查方式和判定标准对其进行审查,—2006的细则,民营企业很可能"要素"不全,如军品保密证书要求,近三年的军品品质和交付记录,驻厂军代表室的意见等,,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的加入,这与通过开展资格审查工作建立竞争机制,,对承担军用产品研制,生产,试验,维修任务的组织,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010—08—19作者简介:巩传华(1983一),男,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方向::1672—545X(2010)11—0097--03年开始,第二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不再单独进行,但是体系审核是资格审查的基础,资格审查是在体系审核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和延伸,比体系审核的范围更广,要求更高,如何处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资格审查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财务资金状况,经营信誉,保密资格等4个方面的要求,,—2006部分内容有重合,有交叉,两者结合性不好,,与国家保密委员会,国防科工局共同行使企业的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国防科工局负责《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发放;,随着装备发展和军品市场现实情况的变化而显得不合时宜,造成了在企业准入审批上多部门分头管理,各部门审查交叉重叠,,编人《装备承制单位名录》,,对促进装备承制单位不断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维护和保持获证单位资格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持和提高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的有效性,以及及时掌握承制单位资格的保持与变化情况,准确客观地提出重新审查或注销资格的建议,—2006中要求,军事代表机构或被授权单位对《装备承制单位名录》中注册的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的有效性,,生产,修理,技术服务过程和验收等活动,通过巡回检查,询问,,资格审查工作结束后,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力度降低,甚至有的企业原有项目不再合格,,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工作,必须97Eq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