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各位大德:.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各位大德:.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1/13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各位大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讲心空及第归(2007年12月5日晚六支香)各位大德:“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这是唐朝的一位居士,一位鼎鼎大名、开悟见性的居士所说的四句话。这位居士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庞居士。一日,庞居士拜谒马祖,见面以后,就向马祖提出一个问题。庞居士说:“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什么人?”侣者,伴侣也。有一个人,不与一切事物为伴侣,是独立的、唯一的。这个人是谁?马祖回答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汝道。”马祖的回答,把庞居士的一切思维分别完全给堵死了。为什么呢?因为马祖的回答是一个任何人都办不到的事情。谁能够一口把西江的水喝干呢?意思就是说,你想让我告诉你不与万物为侣的是什么人,你首先要一口把西江的水喝干,我再来回答你。庞居士听到这话,觉得要让老和尚回答我这个问题,简直是没有希望了。就在这个时候,庞居士顿领玄旨,自己明白了。原来,这个人不向外求,本自具足。就说了上面那四句话:“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赞叹马祖的道场,也成熟了自己的悟境。说马祖的道场是一个选佛场。马祖会下人才济济,开悟者如林,个个都是好样的。这首偈子的关键在哪里呢?关键的句子是最后一句:“心空及第归”。及第者,考取功名,中榜了,就及第而归。参禅,怎样才能中榜,怎么才能进入选佛的名单呢?要想在选佛场中高中状元榜,那就要自空其心。心不空,选佛榜上要题名是绝对无望的。古人讲:“心空境自空,境空心难空”。心是不共的,境是共的。境者,是外在的东西,人人有份,想空也空不掉。心是内在,是不共的,自己完全作得主宰,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够作到心空及第。心空者,不是不要这颗心,而是空去自己当下这一念的情识分别,妄想执着。在空掉妄想执着的同时,本有的智慧光明即刻显现。外在的环境千差万别,好坏因人而异。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客观的环境,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丑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好丑起于心”,环境随着心念而转变。即使同一个人,今天看见这个是好的。同样一件事,由于心念不同,到了明天,就非常的讨厌。各位在家居士在家庭生活中,这方面的经验一定非常丰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老两口在一起生活几十年,随着情感的变化,今天看到老头还不错,明天看到老头简直不能在一起生活,讨厌得要死。实际还是那个老头,心念在起变化而已。这是一个很平常的经验,很实在的经验。以此类推,我们所接触的事物,都会随着心念的转变,而对外在的环境有不同的评价,有不同的欣赏感情。所以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由此,我们就要反观自心,为什么会在同样一件事物上,今天看到它好得不得了,明天看到它就讨厌得很。道理何在?原来好也好,不好也好,都是自己的妄想在分别。无始以来,就是这种分别使得我们受尽了轮回之苦。当下无心,当下无分别,当下就解脱了。佛教实践如是,佛陀说法如是。佛法所要解决的,就是人心的问题。佛教给人类最大的贡献、最杰出的贡献,就是教导每一个众生管好自己的心灵。能够管好自己的心灵,就能管好一切。一切由心造,境由心生,心净佛土净,心秽佛土秽,一切从心开始,这是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要解决问题不从心上着手,那就是舍本逐末。丢掉根本,在枝末上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永远都是搬石头压草,水上按葫芦,按下去就起来了。本是什么呢?本就是根本。像一棵树一样,本就是一棵树的树干和树根。末是什么呢?就是一棵树的千枝万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