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人死问题.doc

格式:doc   大小:11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死问题.doc

上传人:JZZQ12 2020/1/19 文件大小:1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死问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死问题*本篇所依底本为1937年的一个手抄本。原本于著者自序之后,还有王净心居士所作序,今按论集惯例略去。序死之于人,大矣。内而希望,外而颂祷,率以长寿为期。非万不获已,罕有自求速死者。然人无不死之方,世或粗喻其理。一涉死后状态,虽韦编三绝之大哲,犹未能答季路之问。况其下者乎?究孔子之意,疑若先须知生,始克论死。其实,生死两端,同一支点,明则俱明,昧亦俱昧。死而不知,生于何有?近代人生问题探讨颇众,大要不出适应生存之道。与语人生由来,辄瞠目结舌。正以人死问题,向未求津耳。佛学极致,不生不灭。生死不已,原落凡情。称情发挥,教所频见。曩岁酬机,尝博取此类教材而条理之。宣稿于汕头《世灯月刊》,未及半而《世灯》息,读者憾焉。净心王大开士,为应时需,集资表全文于世,是固菩萨行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也夫。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初夏释尊诞日达庵自序第一章引端诸法出兴,不离因缘,缘聚则起,缘散则灭:此佛法正义也。人之生也,以神识附于和合适宜之四大而成。识与四大,有一事不能支持,便失和合均势,而呈缘散之象:是谓死亡。[注]神识,或称识神,乃第八识一期异熟所流现之心法也。虽为知觉运动之所依,而与世俗灵魂等名函义迥别。四大,古来以地、水、火、风四字分名之。地大,指实质;水大,指润性;火大,指暖性;风大,指动力。死亡细因非一,依佛典所昭示者,可分四端:甲、寿量既竭。凡随因缘而起之境,其保留之久暂,视集起之势力如何而定。势力厚者延续时间长,势力薄者延续时间短。自生至灭间,其能延之量,谓之寿量。吾人受生,虽业力各各不同,寿量未能一致,然皆有告竭之日。譬如燃灯,其炷既尽,自不复明。乙、资具不给。吾人内运心思,外兴动作,在在皆须消耗四大之精华,非随时补充不可。而寒热交乘,风雨频扰,在在亦能破坏四大之调和,非随时防护不可。职是之故,衣食住等资身之具,遂为人生要需。资具不给,虽寿量未竭,岂能久存?譬如燃灯,膏油不继,灯光寻熄。丙、灾祸相逼。人不能离世界而孤现,亦不能离社会而独活。既游身于世界、社会之中,寿、资虽俱有余,天灾人祸或忽相逼:水火也,锋镝也,疠疫也,其它种种陷害也。夙生如曾植此业因,一旦机缘成熟,此身不免遽死。譬如燃灯,倏被暴力横相毁灭。丁、调摄乖方。寿未竭,资能给,灾祸不加,而犹有中途夭折焉。此则调摄乖方也。乖方之行,《涅盘经》、《瑜伽论》等,皆言九种因缘,而互有出入。取要言之:一为过贪饮食;二为过纵情欲;三为过事劳虑;余则故违卫生诸诫之属。譬如燃灯,自坏其器,致失效用。四者之外,有既证无生,能随时舍肉身而去者。此则超脱凡夫境界,不可以寻常死亡论。人既死亡,前途究将何如?岂神识从此永灭乎?曰:非也。岂神识依然如故乎?曰:非也。前识谢,后识继,随业流转,投生相当之处。识识交代,绝异从此永灭之断见;识识出新,绝异依然如故之常见。业报一准善恶,非必作鬼。且鬼非人生本原,尤无复归之义。此种切肤问题,佛法研究详矣。临终焉,舍暖焉,中有焉,托生焉,乃至于追荐焉,一一皆有正教量为依据。明哲之士,细读下文各章,匪独广拓心胸;施诸送亡,利益实不可思议。第二章临终人濒死时,谓之临终。临终境界,或苦或乐,此非偶然之事,实为将生何处张本。轮回之生,不出诸趣;超脱之生,能入净土。两者预兆,各有特殊征验,详下二节。[注]诸趣大别有五:曰天;曰人;曰饿鬼;曰旁生(或曰畜生);曰地狱;人之下或另立趣曰阿修罗,并天、人共称三善趣(或曰善道)。其内容佛典多言及之,而以《正法念经》为特详。此经亦不立修罗趣,而分摄于饿鬼、旁生之下。诸佛净土,其数无量。西方极乐世界乃其中最着之例。据《灌顶经》,东方有香林刹,东南方有金林刹,南方有乐林刹,西南方有宝林刹,西方有华林刹,西北方有金刚刹,北方有道林刹,东北方有青莲刹,下方有水精刹,上方有欲林刹,皆可随愿往生。第一节诸趣预兆众生夙世所造善恶诸业,临终交涌于心,力强者辄牵其入于相当境界。善业强,所显之境乐;恶业强,所显之境苦。乐境为生善趣预兆;苦境为生恶趣预兆,此其大都也。于苦乐中更分条目,使知究将牵入何趣者,则《守护国界主经》既明晰言之。今述经中卷十要项如下:(甲)牵入地狱趣者,有十五种征验:(一)于自配偶、男女眷属,恶眼瞻视。(二)举其两手,扪摸虚空。(三)善知识教,不相随顺。(四)悲号啼泣,呜咽流泪。(五)大小便利,不觉不知。(六)闭目不开。(七)常覆头面。(八)侧卧饮噉。(九)身口臭秽。(十)脚膝战掉。(十一)鼻梁欹侧。(十二)左眼瞤动(俗谓眼跳)。(十三)两目变赤。(十四)仆面而卧。(十五)蜷身左胁着地而卧。(乙)牵入饿鬼趣者,有八种征验:(一)好底本此字作“妤”(音yú),盖形近而误。今改之。舐其舌。(二)身热如火。(三)常患饥渴,好说饮食。(四)张目不合。(五)两目干枯,如雕孔雀。(六)无有小便,大便遗漏。(七)右膝先冷。(八)右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