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瑞金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瑞金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0/1/29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瑞金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瑞金心得体会瑞金心得体会篇一:参观瑞金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参观瑞金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信丰支行邹月圆“瑞金,在这神圣的土地上,种下了中华苏维埃的心脏,沾染了多少烈士的鲜血,承载了多少英雄的梦想,我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触摸到的是你过去的沧桑,拥抱到的是你曾经的辉煌,感受到的是你别样的温暖,红都瑞金,给我的是难以忘怀的情义。”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了解一下中华苏维埃政权发源地——瑞金红色故都的革命历史,这下终于有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前两天,在支行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支行部分员工到瑞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七月十九日早上八点我们开车从信丰出发,大概九点半的样子与领导在于都服务区集合,接着继续前行,大概十点半的样子到达瑞金。瑞金这座城市实在太美了,刚下高速不久,迎面看到的就是具有红色故都特色的琉璃瓦屋顶,一排排整齐的树木屹立于宽阔的道路两旁,空气里散发着清新的味道。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叶坪革命旧址群,叶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叶坪革命旧址群包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中国共产党苏维埃区域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博生堡、公略亭、中央邮政局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旧址等,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宣誓的那一刻,我们脚下的路,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换来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望着严肃的烈士纪念塔,我们庄重的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接下来参观的是瑞金革命纪念馆、二苏大、和沙洲坝旅游景区,听着讲解员细细深情的讲解,看着一张张革命历史图片,听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先辈们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奋发图强,不怕苦、不怕累,有的是冲劲和干劲,这也正是我们赣州银行信丰支行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只有这样,信丰支行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当属红井,井边木牌上的14个大字述说着它的历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口井是红军来到沙洲坝以后,由毛主席亲手挖的,因此得名“红井”。我们纷纷品尝了井中那又清又甜的井水。亲身的接触让大家对革命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经过两天的学****教育,我终于理解了红都瑞金的精神是什么?就是革命前辈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建立农村根据地的路线,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像苏区革命烈士坚定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重温党章,不断加强党性教育,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的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后我要学****红都瑞金的精神,弘扬红都精神,用红都精神来武装自己,继承先烈们的遗志,认真学****努力工作,团结战友,严格要求自己,为信丰支行的建设,为信丰支行的宏伟蓝图奉献自己的一切,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共产党员。瑞金篇二:瑞金学****心得体会篇一:瑞金参观学****心得体会赴瑞金参观学****心得体会8月18日,怀着崇高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前往瑞金的道路,开始了我们部机关深化“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行程。经过近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瑞金。在这里,曾经汇聚了我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精英,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国劳苦大众才最终取得了红色政权的胜利,翻身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根据行程安排,我们的第一站是叶坪村谢家祠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办公所在地。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大会宣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选举产生了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结束后,谢氏宗祠被木板隔成了15个房间,作为会上成立的外交、军事、土地、内务、财政、教育、司法、劳动、工农检察9个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办公室。我们逐一参观了这些办公部门旧址,每个房间几乎都是一床一桌,条件十分简陋,就算是当时的金库也就十几平方的样子,放着一些钱箱,可想当时条件的艰难。可是从这些简陋的办公室里走出了多少伟人,正是这些简陋的办公室,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会治国安邦艺术宝贵的尝试,见证了18年后建立新中国的那次气势恢弘的伟大预演。正是这些简陋的办公室,使得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形成。接着我们来到了叶坪红军广场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塔的正前方地面上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8个苍劲大字。它像警钟一样,敲响了我们心中对革命先烈最崇高的敬仰。我们的第二站来到了沙洲坝,当年,沙洲坝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子。1933年4月间,临时中共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迁到了这里。一天,毛泽东主席办完公事回来,看到乡亲们在又洗菜又洗衣服的池塘挑水吃,深感百姓用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