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观《大红灯笼高高挂》【内容摘要】《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人物性格分析、画面构图和影片影射的内涵深意三个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四位太太性格迥异,共同塑造了这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泪史;艺术的画面构图,使得本片画龙点睛,更加突出了主题;小家,即国家,剧中的角色,即国家内生活的人民,一家之戏实为一国之戏,更是本片高明之处。【关键词】性格塑造手法高超画面多重意义国民性解脱《大红灯笼高高挂》可谓是证明张艺谋思想性的一部好片。在90年代初期上映的这部片子可谓是给当时的时代一个有力的质问和冲击。鉴于本片从各方面来讲都十分考究,值得分析。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对影片进行较为深刻的分析。一、人物性格在一部影片中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大红灯笼高高挂》给了最好的解答:演员表演、服饰、对白。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1方面对本片人物进行较细致的分析。(四太太)在影片开始,颂莲带着一脸倔强和不屈的神情出现,在她和她母亲的对话中,颂莲的眼是这一段的最佳看点。刚开始的对话,她的眼睛里没有一丝感情,直到她母亲说道:“嫁有钱人就只能当小老婆”时,她的眼睛里开始有泪花闪现,等到她说:“女人,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后,两行泪流下。这一段戏表现了颂莲对于女性命运的参透以及无法反抗的悲哀。当她初入陈家的第一个晚上,颂莲举着红灯笼对着镜子哭泣时,她已经无法反抗,只能选择在这个家中生存。在她见两位太太时的表情也不一样,见大太太的拘谨和见二太太轻松亲切形成了对比。以及第一次捶脚时的惊慌和后几次的享受和陶醉。再从服饰上面说,初进陈家时,颂莲一袭白衣,纯洁而素雅,后来的几件衣服,虽然也是白色,但总是有种冷冰冰的感觉,等到二太太让她帮忙剪头发时,她已换成一身黑色,黑色一如她当时的心境,假怀孕时的她一身红色,宛如一场战斗占了上风,而被封灯后她的衣服也变成了黑色。从对白上来说,她从一个反叛者渐渐变成一个屈服者:初时讨厌这些条条框框里的“老规矩”到她指着雁儿大喊:“府上规矩知不知道”的时候,已然成了这个阴暗的大院里封建势力的代表者。颂莲记仇,颂莲自认为聪明,却不知在这样一个大院里,你在算计别人,别人也一样在算2计你。她本是个敢说大太太“她有一百岁了吧”的年轻洋学生,却被这个大院的条条框框镶在了里面。她无法走出这个框框一步。她在这里没有一切权力,没有吃想吃的菜的权利,没有哭的权力,没有生气的权力,没有回忆的权力。那只笛子,是她最后的一点自我意识,然而这最后的一点也被老爷毁掉了。她丢失了一切,终于成了这个阴暗大院里的一只傀儡,盼望着那唯一的寥若晨星的红色光亮,完全同化成了封建制度下的内心矛盾个性扭曲的变了形的人。终于,在重重压抑之下,她只能疯掉来解脱。她说“什么好不好,本来就是做戏,做得好可以骗别人,做不好只能骗自己。”既是说给二太太,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她说“人和鬼只差一口气,人就是鬼,鬼就是人。”其实她的台词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其实她明白,可是她却反抗不了,只好以疯相解脱。她说“在这个院里人算个什么东西,像猫像狗像耗子,就是不像人。”在陈家——是陈旧的家,那是怎样的一个大院,进门后的影壁漆黑而幽陈,上面用古老的篆文写着咒语般的文字,方方正正,犹如一枚大印,把这院子封印起来。院里死气沉沉,高大的墙分割了狭小的天。院里的人犹如犯人一样,进去出不来,颂莲懂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