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纲要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二者联系:同时存在于商品中,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货币①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②本质: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本质上是商品)。③职能:A、基本职能: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必须是现实货币,例:拿20元钱在书店买了一本书。(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价值尺度: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大小,只需观念上的货币,例:苹果10元/斤。(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B、其它职能: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足值的现实货币)                支付手段(赊销赊购中,例:支付工资、房租)                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3、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②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某些国家的纸币具有)(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③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大于流通所需货币量,会引发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4、信用工具①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②转账结算中会使用到的信用工具,主要有两种:(银行)信用卡本质:信用凭证;发行:商业银行;功能: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优点:减少现金,简化手续,方便消费,增强消费安全支票本质:支付凭证;种类:转帐支票、现金支票5、外汇①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②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外汇汇率:每单位外币可兑换多少本币。外汇汇率降低,即单位外币兑换的本币减少,则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出口;外汇汇率升高,即单位外币兑换的本币增多,则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利于出口不利进口。二、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供求影响价格:A、卖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物以稀为贵B、买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天气、季节、地域、交通、政策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也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②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③价值规律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价格变动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A、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大。C、在替代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之间,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A、调节产量;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三、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收入预期高,消费水平高。(主要)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