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19KB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doc

上传人:傲雪 2020/2/22 文件大小:2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2018年6月目录前言 1一、规划背景 3(一)发展现状 3(二)环境分析 6二、总体要求 9(一)指导思想 9(二)发展原则 10(三)总体思路 12(四)战略定位 13(五)发展目标 14三、打造全域生态保护体系,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 20(一)科学绘制黄山新安江流域发展生态红线 20(二)全面加强示范区内生态修复 22(三)全面推进示范区污染防治 26四、培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29(一)科学谋划多业态产业体系 29(二)重点培育七大主导产业 32(三)加快培育生态经济新型业态 46(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48五、构建空间布局体系,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家园 50(一)严格功能分区 50(二)打造生态经济产业空间布局 52(三)打造特色生态经济产业园区 57(四)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58(五)加快重点镇与美丽乡村建设 60六、完善生态经济制度体系,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 61(一)全面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先行先试 61(二)建立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64(三)建立生态保护开发工作机制 65(四)生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67七、保障措施 69(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69(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69(三)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70(四)强化重大项目建设 70前言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并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面对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更高要求,面对现代化建设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日益强烈的诉求和期待,建设生态经济示范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新安江流域保护与发展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全局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建设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是落实“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深入实施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抓手,是贯彻落实安徽省“绿色发展行动”、“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样板工程的具体体现,是在黄山市生态保护巨大成就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重要路径,是加快建设黄山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关键支撑,对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先行区、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好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有利于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国家江河流域绿色开发提供良好示范。本规划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等文件为统领,以国家部委、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文件为指导,以黄山市十三五规划等为依托,并与《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黄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黄山市各区县、各职能部门十三五规划等相衔接。本规划地域范围涵盖黄山市全境,面积约为9807km2,是指导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本规划以近期2017~2020年为重点,远期为2020~2025年。一、规划背景(一)。黄山市是长三角和安徽省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是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旅游区。%,比全(%),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地表水优质率保持100%,比全(%),稳居全省第一。现有各类木本植物1104种,%;各类脊椎动物490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物种有28多种,被誉为“华东地区物种基因库”。境内新安江上游是千岛湖主源,入湖水量占千岛湖总水量的60%以上,太平湖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黄山市是全国第一个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的城市,是著名的旅游名城,旅游资源品位高,密度大。全市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19处,中国传统村落43个。此外,黄山市是徽商故里,徽文化发祥地,“程朱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派盆景、徽州“四雕”以及徽剧、徽菜、徽墨、歙砚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园中的瑰宝。徽州村落布局、徽派建筑、水口园林、村规民约等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理念,生态文化深入人心。独特的中医药资源。黄山市是中医药资源大市,新安医学的发祥地,历史上名医辈出、代不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