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2020年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年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0/2/24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年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同志们,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在得与失的考验、得与失的抉择中度过的。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得失上要经受着比常人更为现实、更为严峻的考验。能否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是我们在座的每名同志都要遇到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更是对我们每名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直接的检验。为此,今天我以《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为题,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得失观这个主题。希望能通过讲解交流,使每名同志都能弄清得失观的历史形成、基本定义和内涵,可以认清自己目前在得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知道自己应该树立怎样的得失观。今天我们主要学****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得失观的含义是什么;二是让大家都认清目前在对待得失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得与失,树立正确的得失观。重点是第五部分,。要求:一、认真听讲、做好记录;二、认真领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三、搞好消化吸收,确保教育效果。(点击)首先我讲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一、初探得与失一个人对待得与失的态度,决定了其为人行事的基本价值取向。态度正确,就能摆正心态,从正面看待个人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进退得失,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态度不正确,就会思想狭隘偏激,在政治上迷失方向,工作中缺失动力,生活上丧失原则,甚至沦落为一名阶下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得失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内在信仰和道德良知。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利益观的基础。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我们部队的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关于得与失得与失的内涵,是我们认识得失观的前提。何为“得”?《辞海》对“得”字有9种解释,分别为取得、得意、中意、完成、可以、怎得、感恩、必须和作为助词使用。得失观中的“得”,主要是指得到、取得、获得之意。何为“失”?《辞海》对“失”字有6种解释,分别为遗失、过失、错过、不自禁、奔逃、放荡。“得”主要指的是利益的索取和获得,“失”指的是人们对某种利益的放弃和损失。得失观中的“得”主要指的是索取、获得、得到,“失”,主要指遗失、丧失、失去之意。所谓“得失”,即所得和所失,根据语境不同有不同的解释:或指成败;或指利弊;或指盈利和亏本;或指是非曲直,正确与错误;也可偏指失,过失。通过“得”与“失”的字面定义和自身属性看,我们发现二者的内涵具有三种共同特性:一是这种“得”与“失”具有客观性。无论是“得”还是“失”,都是一种客观结果。比如,“得”作为一种客观的获得,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都在其内,如得到民心、得到天下、得到胜利、得到奖励、得到提拔重用、得到爱情等是“得”,得到失败、得到债务、得到惩罚处理、得到疾病、得到死亡等也是“得”,并非只有好的结果才是得,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好与得、对与得划为等号。另一方面,这里所说的“失”也是客观的,失去江山、爱情、财富、朋友、亲人、地位、机遇、生命等是“失”,失去人格、道德、青春、时间、光明等是“失”,失去罪恶、错误、灾害、厄运、死亡等也是“失”,同样也不能简单地把失与坏划等号,不能简单认为失就是不好、不利、不祥。二是这种“得”与“失”具有现实性。无论是“得”还是“失”,都是一种现实中确实得到或失去的结果。预期的东西、计划的东西、想象的东西、自认为可以得到的东西,都不是“得”,只有实实在在已经获得的结果才是“得”。“失”也是一种现实结果,只有实实在在已经没有了、丢掉了、离开了、不可挽回了的东西才能是“失”。比如,封建社会祝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事实上皇帝并不能得到万岁。有人诅咒自己的仇敌“出门被车撞死”,事实上并不能一定使仇敌失去生命。三是这种“得”与“失”具有单一性。无论是“得”还是“失”,只要发生和出现一次,就可以认定;对其价值判断和衡量,也是由每一次发生的客观事实来确定的。尽管“得”与“失”可以在一个个体、几个个体和一定时空内多次出现,连续转化,但不能用多次来认定和衡量。比如“塞翁失马”中的几次祸福转换,对其得失的判断都是以每一次发生的事实为依据的。(二)用历史的观点看待得失大千世界,从石至今,得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因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背景,得与失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在动物世界,为了生存,动物们往往以确保安全、得到食物或满足个体私欲为目的,不惜承担受到伤害的危险,有时不得不为群体利益或下一代的生存而献出生命。绝大多数动物缺乏正确处理得失关系的系统思维,这虽形不成什么得失观,但在得失之间的审慎态度是十分惊人的。我们看动物世界,这样的动物种群普遍存在(争抢食物、异性配偶、种群之王等)。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凭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逐步形成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得失观。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反映的得失观,就是一种在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