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新一轮银行信贷增长银行信贷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一轮银行信贷增长银行信贷论文.doc

上传人:pk5235 2016/2/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一轮银行信贷增长银行信贷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一轮银行信贷增长银行信贷论文1978—1998年贷款规模简单扩张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信贷粗放经营,贷款权力分散,信贷约束软化,效益、质量低下,而且还形成了巨大的潜在金融风险。1998~2002年:谨慎防范贷款风险阶段。在1993年开始对过热的经济降温,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金融监管逐步强化,注重控制风险,贷款权力上收,信贷趋于集中化,银行不敢轻易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放款。1998年开始信贷增长减速运行,这表明“慎贷”所产生的信用紧缩属于一种可获得性信用紧缩。2003年以来:效益优先阶段。金融机构开始树立信贷质量强于信贷数量的观念,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其主要特点是:贷款增速变快、结构变优、效益变好,在过滤了贷款的无效需求后,贷款增长与潜在GDP的增长基本适应。效益优先阶段信贷变化趋势及合成因素分析基本经济金融因素的原动力,促使银行信贷增速加快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客观上要求信贷快速增长。一是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周期。观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经济波动周期,一般的程式是:在每一轮经济快速增长之前,投资开始加速,物价开始回升,同时伴随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的高增长。二是伴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的外生性增强。如汽车、住房等十万元级消费,多数人难以单纯依靠个人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获得的可支配收入来实现,不得不借助信贷供给增加支持。跨入GDP人均1000美元的门槛后,这种伴随消费结构升级而出现的信贷创新和扩张趋势将会持续开展。三是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企业和社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入重化工阶段,资本深化不断推进,创造单位GDP需要的资金存量增加,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资金供给。内在经济活跃程度加强,增加了贷款需求。政府的投资冲动,引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民营经济日益活跃,民间投资增长逐步加快;在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金融机构及企业境外资金明显回流;直接融资比重过低,企业融资格局进一步向银行贷款倾斜。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资产比例的压力,也成为信贷扩张的内在动力。贷款结构优化释放出贷款增长的空间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直接关系到贷款的效率、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是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3年以来金融机构进一步从客户、行业、区域、期限多方面调整新增贷款结构,拓展了新增贷款空间。一是调整贷款投向的地区结构。商业银行贷款加速向贷款质量优质区、利润中心区集中。二是改善贷款的行业结构。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贷款投放的重点,如贷款增长最快的是信息服务、教育、房地产、城市公共事业等部门。三是改善贷款的客户结构。盲目“垒大户”的现象已有转变,新增贷款中增长最快的是民营企业,从而使贷款业务获得了较大的释放空间。贷款发放方式多样化,有保障的贷款方式比重不断上升多种形式融资并用。一是贷款以外的方式融资,金融机构通过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方式为企业融资;二是呆账核销减轻了银企双方的经营压力,减少了贷款账面余额。信用和担保贷款占比大幅度下降,有物资、资金作保障的抵押贷款占比上升。,%;,同比增长91%.12月末,,%;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余额8934亿元,%.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