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梅河水库灌区规划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5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梅河水库灌区规划报告.docx

上传人:中华文库小当家 2020/3/3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梅河水库灌区规划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第一部分灌区基本资料 2“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3第二部分作物灌溉制度的确定 4第三部分确定渠道设计流量 19第五部分渠道横纵断面设计 (二支渠)横断面设计 24第六部分总结 25第一部分灌区基本资料梅河水库是以灌溉、供水结合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电站为灌溉期发电的季节性电站,整个灌区利用发电后的尾水进行灌溉。。,大桥河以西,大金河以南的黑屿岭北坡,地形南高北低,海拔500~600m,地面坡度1/250~1/1000,由于发源于黑屿岭北坡的七条大金河支流的切割作用,使该区从东到西,川原相间,起伏不平。,。灌区内地表水资源由于受地形,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全部利用,只能通过可能的工程措施利用一小部分。灌区作物种植情况与1961—2019年降雨资料见附表。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灌区分为河谷阶地和山前洪积扇两种地貌类型;河漫滩潜水埋深10m左右,含水层为砂、沙砾石,厚3~30m,山前洪积扇潜水埋深20~30m,含水层为含泥的砂砾石层,厚10~20m。地下水质良好,~,~8,适于灌溉与人畜用水。整个灌区大部分在金辉县境内,其中有五个较大的集镇,人口为11万人。,地表岩性为冲积、洪积的次生黄土和亚沙土。土层厚度随地形而异,一般为5~15m,河滩地冲积土层厚度为1m以内,以下为砂石层。沿山坡地带土壤为沙壤土,洪积扇中部土壤为中壤土,河谷川地土壤为重壤土,土壤物理性质见下表:土壤性质田间持水量(占土体%)容重(g/cm3)沙壤土17~~~~~~,,。,。在灌溉季节,下游金辉县境内的河川地灌水也很困难,需从梅河水库供水。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68mm,65%集中在八、九、十月,年平均气温17°C,最高为37°C,最低为零下17°C。一般年份最大冻土深度45~65cm,时间一般在十二月中旬到一月下旬。、夏玉米、棉花及油菜等作物,复种指数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