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利润分配决策?利润分配概述?股利分配政策?股利支付利润分配概述?下面请同学们考虑企业的收益包括哪些内容??会计收益按计量的顺序,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息税前利润(简称EBIT),即扣除利息及所得税之前的利润。第二层次:税前利润,即息税前利润扣除利息费用后的余额,是计算所得税的依据。第三层次:税后利润,即净利,是指税前利润扣除所得税的余额。第四层次:可供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当年税后利润在弥补亏损、提取各种盈余公积后的余额与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总计。第五层次:未分配利润,即可供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减去给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后的余额。从我国目前有关企业收益分配方面的法律以及会计准则的要求看,我国企业所谈到的收益分配,大部分指会计收益的分配,而且主要是税后利润的分配。,国家制定和颁发了若干法规。这些法规规定了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要求、一般程序和分配比例,企业应认真执行,不得违反。。在收益分配中,企业要坚持全局观念,兼顾国家、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几方面的利益。,企业在收益分配时,必须贯彻积累与分配并重的原则,将企业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企业分配收益应当体现“谁投资谁受益”、受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适应,即投资与受益对等原则,这是正确处理投资者利益关系的关键。利润分配程序?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分配:?1、弥补亏损。公司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公司前期亏损的,应先用当期利润弥补亏损。?2、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经计算有本年盈利的,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3、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决议提取和使用,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水平以及调整各年利润的波动,通过这种方法对投资者分利加以限制和调节。?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净利润扣除上述项目后,再加上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即为可供普通股分配的利润。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有哪些??法律因素:(1)资本保全约束:不得用资本发放股利(2)资本积累约束:企业必须提取盈余公积(3)净利润约束:公司净利润必须是正数(以前年度亏损弥补后)(4)偿债能力约束2、股东因素:(1)控制权的稀释(2)避税:股利收入所得税高于股票交易的资本得税(3)稳定的收入(4)规避风险?3、公司因素?(1)公司举债能力?(2)未来投资机会?(3)盈余稳定状况?(4)资产流动状况?(5)筹资成本股利分配政策类型?剩余股利政策含义:在公司存在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中留用,再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步骤:A、确定目标资本结构(权益资本与主权资本的比率,使综合资金成本达到最低)B、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C、将税后净利首先用于满足投资需要增加的股东权益数额。D、税后净利满足投资需要地剩余部分用于向股东分配股利。?某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明年计划投资1 000万元,本年税后净利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尚有800万元,则今年年末进行利润分配时,应将800万中的600万保留下来用于投资需要,余下200万用于以放股利。?课堂练习公司全年利润总额2000万元,所得税率33%,用税后利润弥补亏损50万元,公司提取10%的公积金与5%的任意盈余公积金,下年的投资计划需要资金1200万元,公司目标资本结构是:自有资本与负债的比例为7:2,公司普通股数为2000万股。要求:(1)计算公司当年可发放的股利额(2)在剩余政策下,公司可发放的股利额和每股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