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比的化简《比的化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二、学生分析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三、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4、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五、教学准备:两杯蜂蜜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今天讲台上多了两个杯子,这是老师课前分别调制好的两杯蜂蜜水。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据信息:(出示课件)蜂蜜水(1)号杯:40毫升360毫升(2)号杯:2小杯18小杯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联系最近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蜂蜜与水的比(1)号杯40:360(2)号杯2:18(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具体含量,是不容易判断的。而后又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借此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二)探索新知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再次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你现在能判断出来了吗,你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想想办法,先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你的想法与依据。随学生回答板书。40:360=40?360=40/360=1/92:18=2?18=2/18=1/9比的比值都是九分之一,也就是说,两个杯子中的蜂蜜与水的比其实都是1:9。(式子后板书:1:9)40:360=40?360=40/360=1/9=1:92:18=2?18=2/18=1/9=1:9说一说,这个同学是怎样判断出来哪杯蜂蜜水更甜的,小结:看~虽然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但两杯中蜂蜜与水的比实际上都是1:9,比较的结果是一样甜。(在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2、理解化简比,揭示课题。观察、比较:原来的比与后来得出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根据学生发言,师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你能列举几个“最简整数比”吗,通过例子认识到,就像分数约分一样再不能约分了,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指化简过程,揭示课题:比的化简你是怎么理解化简比的,(随学生回答在化简比的过程上板书“化简”)刚才化简比时,用到了以前学的什么知识,小结: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约分,比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的性质化简。(通过观察、比较,以“最简单的整数比”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