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交优先与缓堵对策——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2年年会论文集环湖公路规划与设计方法研究刘斌伍速锋张晔【摘要】环湖公路的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空间、交通、生态、旅游等各专业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条路的问题。论文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得到环湖公路建设的若干启示,提出环湖公路设计的若干原则,并以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为例,通过对整个环湖区域的道路系统组织进行研究,确定环湖公路的功能定位。在总体设计环节,对环湖公路的交通资源分配、环湖公路与水体的关系、环湖公路与山体的关系、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关系、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分析,然后通过对环湖公路主要控制点的分析,提出了环湖公路需要接近的控制点、尽量利用的控制点以及需要远离的控制点,由此给出确定环湖公路最佳线形方案的方法,最后提出了环湖公路断面优化设计方法。【关键词】环湖公路生态保护道路选形断面设计湖泊是城市重要的水体形态,国际不少知名的旅游胜地依托湖泊打造滨水景观,建设系统性的环湖公路,创造了无数优美的山水风光,例如法国、瑞士交界处的日内瓦湖以及日本的琵琶湖等等。而近年来,随着国内环湖公路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引发了学者们的热议。环湖公路的规划与设计不单单是交通问题,涉及到对空间的塑造、与旅游的协调以及对生态的保护等问题,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多元与包容。本文将以生态保护为底线,充分考虑旅游、滨水空间等因素,对环湖公路的规划与设计方法进行探讨。(法方称莱芒湖)是阿尔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个。湖面面积约为224平方英里,在瑞士境内占140平方英里,法方英里。湖畔和毗邻地域,气候温和,温差变化极小,建有许多游览胜地。环日内瓦湖公路机动车道以双向2车道为主,大部分路段距离湖边200-800米,在保护生态的同时,留出足够的滨水空间,并充分重视慢行交通系统,创造许多主题公园等游览胜地,旅游性很强。图1环日内瓦湖步行道断面2197公交优先与缓堵对策——,四面环山,面积约674平方公里。环琵琶湖交通系统由环湖公路、轨道交通及高速公路组成,其中环湖公路在最内层,通过轨道交通站点及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设置,与外围道路有机结合,换乘便利,游客可以从外围区域快捷的进入环湖公路系统。环湖公路线形设计灵活,与周围的山水相得益彰,断面以双向两车道、双向四车道为主,此外琵琶湖还设有水上滑板及游轮观光等活动,是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图2环琵琶湖公路与山体、、琵琶湖等环湖公路的研究,得到环湖公路建设的启示:?环湖公路的修建必须以不破坏湖泊生态系统为底线;?注重环湖公路在环湖交通系统中的分工,尽量弱化环湖公路交通功能;?环湖公路断面设计要注重慢行、因地制宜,且断面不易过宽;?环湖公里距离湖面应有一定的距离,以200-800米为佳。,其中空间功能又包括管线空间、满足建筑采光通风空间以及人们交流、休息、散步的空间。而景观道路则不同,景观道路“四要素”包括:交通功能、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以及城市内涵。根据对国内外案例的分析,结合景观道路的设计特点,提出环湖公路的主要设计原则如下:生态保护,、湿地保护要求,并充分考虑慢行交通系统的要求,建设连续2198公交优先与缓堵对策——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2年年会论文集的慢行道路。因地制宜,,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结合环湖的实际情况,可设置城镇型、生态型及郊乡型的环湖公路。城镇型: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包括旅游度假区)的城市道路设立,其公路线形需要满足城市道路的要求;生态型: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以外的风景名胜区、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设立,其公路线形需要结合沿线风景、湿地等控制点来选择;郊乡型: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以外的郊野或村庄设立。,有机结合环湖公路与旅游景点、其它交通设施之间应有机联系,不同交通方式之间需要便利的换乘条件,打造环湖区域便捷的交通体系。,系统完善环湖公路是一个大的交通系统,涉及到高速公路、快速路以及其它交通性干道。远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逐步系统完善。,而不仅仅是一条路的问题,因此需要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环湖地区,对整个环湖区域道路交通系统组织进行研究。以合肥市环巢湖公路为例,环湖道路交通系统由四个圈层组成,内圈层是旅游性的环湖公路,其次是其它交通性干道,再外层由3条快速干道组成,分流交通需求,缓解内层环湖公路的交通压力。最外圈层为环湖高速公路。此外,圈层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