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3/1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美丽的西双版纳,神秘的动物世界,感人的一段故事! 嘎羧,抗日战争后唯一幸存的战象,26载的岁月催它年迈,知道自己大限已近,它重披当年的战鞍,告别村寨,来到昔日战场凭吊,又来到战友们的百象冢,自掘坟墓,庄严地将自己埋葬。课文以嘎羧行为为线索,语言细腻传神,场面生动感人,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层次清晰,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篇课文近2000字,学生阅读时,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动物内心世界,感悟动物情感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下几点: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落实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的要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 ,重视体验和感悟,发挥朗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长文短教。 ,进行拓展阅读,初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惯。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板块一) :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教师板书。 ,概括主要内容。 :抓住主要情节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好方法。【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抓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二)学****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板块二) :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感动的情节,画出感动的语句。 :学****重披象鞍”(1)聚焦语句“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2)读出画面自己读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读出你想象到的画面。(3)指导读出情感(4)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动作、神态) (5)小结:学****这段话,我们知道嘎羧是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情感的。【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体会写法,体现对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第二部分:学****再回战场”(1)聚焦语句“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