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3/1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打下算理基础。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数数,掌握数的组成。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数的组成。这样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方式。建构主义的学****观认为,学****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10以内数的方法,自主学****11—20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一方面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方式,在关注学****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促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享受学****的乐趣。并在数学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