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浅见作者:郑学红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竞争危机和生活压力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隐患也就如影相随。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这里,本人就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谈一点浅见。正文字体大小:大中小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竞争危机和生活压力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隐患也就如影相随。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这里,本人就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谈一点浅见。一、重视、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幼儿的“身心和谐”放在首要位置。这说明幼儿的“健康”,除了生理正常无病痛之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等不良个性特征。幼儿期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其知识和能力、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二,独立性和社会交往能力差。幼儿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会面对一些困惑。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普遍,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因此,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我国幼儿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必要的、紧迫的任务。二、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必须具备一些基本前提和条件。1、提高幼教工作者的心理知识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现象也愈来愈复杂多样,复杂的现实也对幼儿产生复杂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幼儿心理呈现出复杂现象,有些健康的、纯洁的,而有些是不良的、不端正的。如何才能发现幼儿这些心理现象,并对其健康的加以激励,对其不良的加以矫治?首要的条件就是教师要懂心理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知识。幼教工作者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运用到幼教工作中。2、创设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环境影响人的一般表述,何况幼儿年纪小、可塑性大,他们的心理发展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创设健康的环境是作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又一基本前提。3、创造爱的氛围,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要。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比如,平时有些孩子活动时喜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