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态伦理与绿色消费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绿色消费是人类站在世界环境革命的前沿,对传统的消费方式进行生态考察和哲学反思,在人类消费活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和价值理念。它是人类理性选择和道德自律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绿色文明的必然要求。所以绿色消费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更是一个生态伦理问题。人作为在消费过程中的主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一定道德价值观念的指导和影响。近代以“消费主义”为中心的消费价值观,造成并加速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退化,使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基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压力和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有关生态伦理学的消费观——绿色消费便应运而生了。绿色消费是在对人类消费活动进行理性反省与批判的基础兴起的,并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成一种国际消费的新潮流。它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现代消费哲学、消费伦理思想,对于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完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绿色工作室认为:绿色消费,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的一种新思想;刘湘溶在《生态文明论》中指出:绿色消费不仅是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而且是指对一切无害或少害于环境的消费;尹世杰在其《消费文化学》中则提出:绿色消费,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人们对物质消费品(包括吃、穿、住、用、行等)的消费,要求无污染、无公害、质量好的、有利于人健康的绿色消费品。所谓的绿色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资源效率和消费者权利的现代消费模式。它不仅仅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获得、使用、消耗或享用各种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或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理念,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现代消费哲学、消费伦理思想。这种理念所带来的消费模式、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革体现出高品质、高层次和绿色文明的特征,并将逐步取代以往非文明的消费模式。一、绿色消费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理性消费,代表了世界公众消费观念的新潮流,是消费领域的一场彻底革命。它体现了人类崭新的道德观、人生观和生态文明观。1、绿色消费体现了一种崭新的道德观。以往的消费误区、生态环境恶化促使人类进行道德伦理的反思。传统的道德是一种属于人的道德。它调整的主要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自然以往一直被认为只是人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其效用性就在于为人类服务,是在道德关怀之外的。然而,实践证明这一观念是错误的,人的生存是大自然自在的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当人的自为改造了自在,那怕仅仅是改造了一部分,也必将受到大自然自在的惩罚。这就是说,大自然是一个包括着人在内的整体。这个整体以其固有的自在的规律维系着整体的平衡,而人一旦以自己的行为力图改变自身的自在状态(享受更多的更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