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安 塞 腰 鼓.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 塞 腰 鼓.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3/2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 塞 腰 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塞腰鼓》教案南昌八中熊莉霞一、教学目的::它象征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西北人民伟大、雄浑、激昂、粗犷的性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①朗读的训练②文章语言美的体现:a、比喻、排比、反复修辞手法的使用。b、丰富想象。:a、文章主旨的把握三、预****字、词掌握:→(训练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的能力)骤雨:zhòu晦暗:huì在文章中的意思为“迷惘、糊涂”。冗杂:rǒng复杂辐射:fú恬静:tián安静羁绊:jībàn烧灼:zhuó亢奋:kàng极度兴奋。闭塞:sè磅礴:pángbó形容气势盛大。戛然而止:jiá声音突然中止。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事物好到了极点。四、关于“安塞腰鼓”介绍: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欲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五、课本解读: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文章中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力与生命的象征。文章用宏大的场面,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激昂的鼓点来表现出激昂的生命那磅礴的力量。文章采用了大量地排比,反复排比形式又力求多样:既有句内的排比,更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排比,又能连段而下,交错互出,增强语言的气势和力量;在句式上采用了大量短句,使语言铿锵有力。《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六、,学生再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①找出文章中对安塞腰鼓对黄土高原赞美的语词,表达了作者何种感情?(如,“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的热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使人叹为观止。”表现作者对黄土高原人们性格的赞美)②文章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它们的作用?(使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排比:增加文章的气势和力量。“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交炽!……”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反复:加强文章的情感传达,增加文章音乐美。如“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增加文章形式的四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③文章通过哪几方面来刻画安塞腰鼓?宏伟的场面(5—13)雄伟的场面(14—17)击鼓的后生(18—22)奇丽的舞姿(23—27)④“安塞腰鼓”的象征意义(象征黄土高原人民的性格,象征民族精神),体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