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刘渡舟讲感冒.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刘渡舟讲感冒.doc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6/3/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刘渡舟讲感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刘渡舟谈感冒--------------------------------------------------------------------------------今天谈一个小题目——感冒。一般以为感冒是常见的轻浅的外感疾病,没有讨论的必要,即使讨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问题。然而问题恰恰产生在这里。如果允许说,作为一个大夫不能做好感冒的辨证施泊,甚至只用几种成药应付,或者是不能掌握感冒的一般治疗规律,而偏偏能治温病、伤寒等复杂的病证,都是很难想象的。同学们通过五年的系统学****刻苦钻研,当然比一般的水平要高,但是正因为水平高,对于这些所谓常见的轻浅的疾病,更要特别注意。感冒的病因病机和证状等,《中医内科学讲义》上说得很清楚,不再重复。现在重点谈谈辨证施治,也就是如何将书本知识在临床上正确地运用。感冒的主要病因是风邪,祛风当用辛散。由于四时的气候不同,风邪的侵袭往往挟有不同的时气,一般以风温和风寒为多见,在辛散中又分辛凉和辛温,这是治疗感冒的基本法则。在这基础上,遇到挟署、挟燥、挟湿的,结合清暑、润燥、化湿;遇到患者内热索重或痰湿索多的,也可结合演热或化痰。感冒的主要病变部位在于肺,故用辛散治疗的目的在于宣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职司治节。凡是感冒上出现寒热头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都是通过肺来治疗。当然,兼见胁痛的也用疏肝,兼见食呆嚼心的也用和胃,总之是以宣肺为主,从宣肺结合其他方面。感冒的发生和发展,同人体正气的强弱,及卫气的调节失常有关,故多因寒温不适和疲劳等引起,尤其是体虚的人容易感受,感受后往往纠缠不解。但是在这种内、外因相引发病的情况下,不能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把因果颠倒。因为感冒毕竟是外感新病,应以祛邪为先,只是不能看作轻浅的外庙病而忽视内在因素。理解了这些问题,对于感冒的治疗已经网珠在握,可先温****一下感冒的常用方剂:葱鼓汤(《肘后方》)——豆孩、葱白。杏苏散(《温病条辨》)——紫苏、杏仁、前胡、桔梗、帜壳、半夏、陈皮、获苔、甘草、姜、枣。香苏饮(《局方》)——紫苏、香附、陈皮、葱白、生姜、甘草。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积壳、川芍、获苔、甘草。以上是辛温发散方。葱孩汤通阳发汗,温而不燥,通用于寒邪伤表。杏苏散宜于咳嗽痰多。香苏饮宜于胸闷气滞。荆防败毒散宜于风寒较重,伴见四肢酸痛等证。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薄荷、桔梗、杏仁、连翘、芦根、甘草。银翘散(《温病条辨》)——银花、连翘、豆兹、荆芥、露荷、牛劳、桔梗、件叶、芦根、甘草。以上是李凉发散方。二方同样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银翘散重在发汗清热,兼有解毒作用。三揭汤(《局方》)——麻黄、杏仁、甘草。这是辛平发散方。一般因麻黄性温,亦列于辛温解表剂。我认为麻黄虽然倔温,其性轻扬,为肺经专药。但本方用杏仁泄肺利气而不用桂枝,不同于麻黄汤的辛温发汗,且加入石膏即麻杏石甘汤,成为辛凉宣泄。说明本方的发散,重点在于宜肺止咳,一经结合不同气味的药物i便能改变其性质。我对一般感冒咳嗽,取其简单有效,临床上常作为基本方,根据具体证状加味。桑杏汤(《温病条辨》)——桑叶、杏仁、象贝、豆鼓、山桅皮、沙参、梨皮。新加香蕾饮(《温病条辨》)——香嚣、厚朴、扁豆、银花、连翘。霍香正气散酗局方》)——董香、紫苏、桔梗、厚朴、白正、白术、陈皮、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