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类号: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 北宋前中期词对白居易的接受——从晏殊到苏轼 Ti t l e: Ci ' reception to Bai Juyi in Early and Middle Period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From YanShu to SuShi 学科、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唐宋文学作者姓名: 桂丹瑜导师及职称: 叶帮义教授论文提交日期: 2014年4月授予学位日期: 安徽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万方数据北宋前中期词对白居易的接受——从晏殊到苏轼桂丹瑜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一四年四月万方数据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答辩委员会签名: 主席:(工作单位、职称) 委员: 导师: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安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徽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签字日期: 年月日学位论文作者获学位后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万方数据北宋前中期词对白居易的接受——从晏殊到苏轼摘要白居易是中唐诗歌革新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浅近通俗,在当时以及后代都深受读者喜爱。宋人尤爱白居易,宋代的文人士大夫们羡慕白居易闲适的生活, 也为他旷达适意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因此,宋代的文学创作也不免要受到白居易的影响,本课题着力于考察从晏殊到苏轼的北宋前中期词坛受白居易影响的状况。本文分为四个章节,外加绪论。绪论概述唐诗对宋词影响的相关研究,以及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建立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主要探讨白居易与宋词的特殊关系,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社会化背景,第一节结合中晚唐诗歌词化的倾向和白居易在词的创立时期的创作实践,说明白居易与词体有着特殊、紧密的关系。第二节考察了宋代文化和文学中对白居易受容的大背景,宋人的诸多言论都表达了对白居易人生态度的敬慕,而同时,受白居易闲适诗和唱和诗的影响, 在宋初掀起唱和之风,“白体”也成为宋初流行三种诗体之一,而其后宋诗的发展并未脱离白诗的影响,无论是宋诗草创时期的梅尧臣、欧阳修,还是定型时期的苏轼,还是后来大行其道的黄庭坚等人,都受到白居易的影响,这种影响也由诗过渡到作为“诗馀”的词。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论述晏殊、欧阳修、柳永和苏轼在词的创作上与白居易的关系。晏欧词在表现士大夫诗酒风流,闲散雅致的游乐生活上与白诗趋同,其中,晏殊词着力表现高雅的富贵气象,流露出伤时惜老的情绪, 这与白居易部分感伤诗的主题是一致的;欧阳修的“太守之适”,是作为士大夫在闲暇之余流连光景,着力于享受诗酒风流的闲雅生活,同时,在欧词中有大量与洛阳有关的作品,记叙追忆早年在洛阳的生活,联系洛阳的地域文化,又可以上溯到白居易退居洛阳时的文人雅聚。而柳永留连市井,作词多用于乐工歌女演唱,接受群体面向大众,而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主张也赋予了诗歌宣传政治主张的功用,二人的接受群体广泛,故而在创作上向俗文学靠拢,力求通俗浅近,导致他们在选材和艺术风格上都偏向于“俗”。苏轼词对白居易的接受则主要在人生态度的光照,他们都恪守“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虽屡遭挫败却终生不忘忧国忧民,身处逆境之时,寻求自适以获得精神的解脱,来面对纷扰的世事和波折起伏的人生,苏轼“人生如梦”的感悟,同样可以在白诗寻到踪影。最后,可以总结得出,从晏欧到柳永再到苏轼,北宋前中期词坛中对白居易的接受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文到人的过程,而这其间,随着“以诗为词”步伐的加大,也扩大了词的境界与表现力,使宋词的发展登上高峰。关键词:白居易;宋词;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万方数据 Ci ' reception to Bai Juyi in Early and Middle Period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From YanShu to SuShi Abstract Bai Juyi is a leader of the poetry innovation in the middle of Tang Dynasty, 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