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心目中的大唐十大诗人第十陈子昂初唐的诗歌大部分还沿用着前人浮糜的笔风,至陈公方才真正大变。他开启了后来的李白杜甫, 也影响了盛唐乃至以后的众多诗人。我将他排进前十考虑了他对后人的影响,当然也因为他确实留下了一些绝唱。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由此可见, 陈子昂一生以革除唐初诗坛积弊以至齐梁浮艳诗风为追求,力扛复古大纛,一扫颓靡繁缛,在理论上崇尚风雅,在实践上力主兴寄,使其诗歌创作具有充实深刻的思想内容,呈现刚健质朴的艺术风貌。陈子昂的文学思想以倡导“风骨”、“兴寄”为最高祈向与核心内容。从历史渊源看, 这是以建安、正始文学为范式的复古意识的体现,而从时代精神看,这又恰恰是以建功立业心理为基因的人生意气的映照。在唐代前期诗坛上,陈子昂继承四杰的文学主张,努力清除齐梁浮艳余风,而其影响与作用却远远大于四杰。究其原因, 正是因为如此。第九王勃王勃等“初唐四杰”,当时的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下,思想上的束缚少一些,作诗力求摆脱齐梁靡丽诗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显示出健康的倾向,对盛唐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诗圣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之一中评价他们说: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朝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就王勃个人而言,其诗比较多地描写个人生活,少数是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 风格较为清新,擅长五言律诗,尤其在田园山水诗方面,上承王绩,下启王维,将隐逸的情趣与田园山水的乐趣结合为一体,很有感染力。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山中》等。而他的散文《滕王阁序》,则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传世之作。古人云: “不遇子安徒有阁,千秋寂寞永无名。”、“神童一诗序,惊起千秋风雨;杰阁频兴废,引起百代才人。”年轻时读王勃,感觉的是优美的文字和骈文的形式美。中年老时读王勃,则走近了他的心灵,读懂了他的内心世界,对他的不幸感到十分同情,对他的渴望用世感到钦佩。尤其是“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等句,深受挫折的王勃,此时尚有如此心态,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染了我。第八李贺" 想象力丰富,是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 ,又指出,由于想象力的丰富,李贺在诗歌语言艺术上作出惊人的业绩。这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 " 他最善于运用怪诞、华美的材料和词汇,尤其是富有美学意义的神话传说,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一种异想天开,从来没有人说过的语言" ;另一种情况是, " 化腐朽为神奇、新鲜,化平易为惊险、瑰丽。把所有被表现在他诗中的客观景物和主观心情一律加以深化和美化。" 幽冥凄冷是李贺诗歌的主体格调, 李贺对于诗歌物象的色彩描写, 多喜用冷艳色调的语言。第七李商隐作为晚唐诗人的第一代言人,他的诗歌水平是不容别人说二话的。特别是他自开一派诗风,其诗令人百思而百得。绝句和律诗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其诗歌给唐诗开了一片洞天。我将其排在了第七。他的诗,与众不同。里面没有那些为国伤感的字眼,也没有那些战乱纷飞的画面。在千篇一律的诗卷中,这也是黑暗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