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数学的价值.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学的价值.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3/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学的价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以伟大数学家祖冲之为例摘要: 通过数学史学****可以使数学系的学生在接受数学专业训练的同时, 获得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 文科或其它专业的学生通过数学史的学****可以了解数学概貌, 获得数理方面的修养。而历史上数学家的业绩与品德也会在青少年的人格培养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为例探讨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关键字:数学史教育价值祖冲之伟大 1. 数学史概述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 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 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 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数学史既属史学领域, 又属数学科学领域, 因此, 数学史研究既要遵循史学规律, 又要遵循数理科学的规律。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将数理分析作为数学史研究的特殊的辅助手段, 在缺乏史料或史料真伪莫辨的情况下, 站在现代数学的高度, 对古代数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数学原理分析, 以达到正本清源、理论概括以及提出历史假说的目的。数理分析实际上是“古”与“今”间的一种联系。中国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14 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 出现过许多杰出数学家, 取得了很多辉煌成就, 其源远流长的以计算为中心、具有程序性和机械性的算法化数学模式与古希腊的以几何定理的演绎推理为特征的公理化数学模式相辉映, 交替影响世界数学的发展。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 16 世纪以后中国变为数学入超国, 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才渐渐汇入现代数学的潮流。由于教育上的失误, 致使接受现代数学文明熏陶的我们, 往往数典忘祖, 对祖国的传统科学一无所知。数学史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 了解中国近代数学落后的原因,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数学的差距,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振兴民族科学。 2. 祖冲之祖冲之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 汉族, 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 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 ,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 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 π) 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 到 之间。他提出约率 22/7 和密率 355 /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也就是圆周率的祖先。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 391 年中设置 144 个闰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 日,误差只有 50 秒左右。 3. 从祖冲之看数学史教育价值 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 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 6 到 之间,而这个成就比欧洲同等成就足足领先了一千多年, 求算圆周率的值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困难的研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