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一)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9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一)教案.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20/4/12 文件大小:2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一)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敬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过程与方法目标1、测交法证明基因解释的正确性。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从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2、通过遗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二、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多媒体演示法3、分组讨论法4、实验探究法五、学情分析作为必修2的首节课,我们在必修1中只学****了核酸的相关内容,遗传与进化的知识涉及的很少。所以在本课开始前首先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遗传实例引起学生的学****兴趣。高二年级在第二学期期末的时候面临学考,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稳固的巩固,让学生全面扎实掌握课本知识,并且通过训练能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六、教学过程1、引入导言(5分钟)我们为什么和父母长的像?我们都听说过基因,基因的表达使亲代和子代相似。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传递规律呢?(1)融合遗传同学们观察PPT中所展示的不同颜色的牡丹花杂交后,子代牡丹花的颜色变化,结合课本进行分组讨论,得出融合遗传的观点。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0分钟)(1)介绍豌豆的相对性状及杂交的概念和流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①了解孟德尔简历②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②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设疑:什么是杂交法?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①同种生物;②同一性状;③不同表现类型。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回答:否。(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学生阅读教材P4~5。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学生回答:(略)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他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提问:子二代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么?学生回答: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教师讲述: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