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巧用分销让销售持续增长如何保持销售的持续增长是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巨大难题,人们常说销售1个亿是个门槛、10个亿、100亿、300亿、500亿……都是槛,有多少企业能够一个又一个的跨过这些门槛? 尽管影响企业成败的因素很多,但是销售的持续增长是可以“一美遮百丑”的,而且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市场的空间都是“无限大”的,销售好的企业有实力去进行再创新、有时间去打造自己的集合竞争力、也有能力去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从而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运行好的企业,可以超过10亿、100亿、300亿……。相反,当一个企业无法“攻克”销售的“山头”时,企业内部员工的“军心”就容易动摇,各方面的弱点就会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一旦受到阻击就容易产生“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旭日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中国最早做调味茶饮料的企业,10年前销售就超过了30亿,但是跟进者康师傅、娃哈哈、……的发展很快,旭日升没有及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2001年内部矛盾开始显现,而旭日升却选择了“打官司”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结果2002年就兵败沧州。分销——大多数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销售的效率,都会采用分销的办法,分销管理是这样定义的:借助外部资源来完成商品的销售服务过程叫分销管理。既然大多数企业销售是借助外部资源来完成的,那么首先要对销售的通路(渠道)进行建设,而且要有掌控力,这样企业才能够健康的发展,但是家电行业就被国美、苏宁……等少数巨头垄断了销售通路,生产厂家只有任人宰割,家电行业是我国少数能走向国际市场的行业,但现在盈利的企业已经不多,2008年仅“国美”就占用家电企业流动资金高达150亿之多,这对其他行业提出了警示,销售通路的建设和掌控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要巧用分销来让销售持续的增长,分销的关键实际是个效率问题,宝洁公司最早把它的经销商称作是“Stockist”,但是这个词明显带有“囤销”的意思,后来修改成“distribution”,略微的差异充分体现了宝洁公司对分销的效率的追求。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十多年销售经验的累积中我发现,每当销售遇到瓶颈或遇到大家都认为难以跨越的门槛时,科学的运用分销都能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穿越。下面我用几个不同的案例来解析分销中“分割营销”的魅力,分割营销纵深都是变化无穷的,我要说的是:“分割销售区域、分割销售通路、分割销售产品(或品牌)”这三个方面。做透任何一种分割,销售都能超百亿。一、“分割销售区域”的收益在分销中“分割区域”是大多公司经常用到的,但是执行起来千差万别,我想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割区域的意义是不同的。以娃哈哈为例:91年在推广果奶的时候,娃哈哈就已经跨过亿元的门槛,但开始只是在几个城市市场推广,成功后便把全国市场分割成几个大片,当时胡文雄只身闯东北,成为一时的“东北王”,李国梁也被冠以“西北王”的称号,而周立达成为浙杭的“直隶总督”……,94年全国销售超7个亿,但是遇到了瓶颈,要想销售再上台阶,市场的区域需要进一步细分,年底宗庆后召开全国经销商大会,创立了联销体,网络分割从大片下降到了省,当时几乎各省会城市都有批发市场,产品通过批发市场辐射下去,这时的区域划分是比较粗放的,但是相比当时的竞争对手太阳神、乐百氏来说,娃哈哈的区域分割已经更合理、更均匀,尽管他们在某些局部市场可能会强于娃哈哈,但在整体布局上显然没有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