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顺其自然的科研哲学.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顺其自然的科研哲学.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顺其自然的科研哲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顺其自然的科研“哲学”谢毅学术小档案 1996 年, 以第一作者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介绍将溶剂热合成技术发展成制备 III-V 族非氧化物的普适性方法; 1998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在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和组装上另辟蹊径; 2000 年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2002 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2003 年获中科院—拜耳青年科学家奖, 并成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 2006 年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08 年成为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获 2012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3 年获 IUPAC 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2 最爱物理却研究了化学, 还把研究团队推向了国际, 这位 45 岁的中科院院士心态淡然■通讯员曾皓她是教育部化学领域第一位女性长江特聘教授,她是迄今为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唯一一位女性创新群体带头人,她是首位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的华人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毅, 这位在固体化学领域一直“高速运转”的女科学家,在 2013 年年底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45 岁的她,是此次新增中科院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再一次刷新了她给人们带来的惊喜。 3 进一步观察谢毅可以看到,以“高速运转”来形容她的成长速度并不夸张,近 20 年的科研生涯里,谢毅不断以令人瞩目的成绩, 赢得了一连串的荣誉和称号, 而这背后则体现着她独到的科研“哲学”。“工厂的那段经历对我很有意义”在谢毅的心中, 荣誉和称号只是从事科研过程中收获的“副产品”。“没有一个奖项,是我自己主动提出申请的,都是老师和领导们‘逼着、催着’的结果。荣誉对我来说, 是鞭策和鼓励, 更是新的起点。”谈及成绩, 谢毅爽朗而直率的性格彰显无余。的确, 采访谢毅很难, 她的消息鲜见媒体。而当人们细数她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很多人羡慕和俏皮地评价为“低调的奢华”。这种不功利的淡然心态, 并非一日养成。 1984 年, 因为高考化学成绩出色, 谢毅被录取到厦门大学化学系, 开始了她化学事业的最初起点。“这并不是我主动选择的结果, 高中时最喜欢物理, 还得过全校竞赛的第一名, 但高考时意外失利, 化学却考得特别好。所以在大学的前 3 年,我并不确定是否喜欢化学。”谢毅笑谈,“直到大四开始学结构化学, 一下子喜欢上了各种各样美丽的固体结构。随后进实验室做本科论文时, 豁然发现, 化学原来这么有意思, 做科研最大的乐趣是不断能接触新东西。”大四才“豁然”对化学产生兴趣的谢毅,并没有一路坦途地走上科研之路。 1988 年,她大学毕业,作为分析化学专业的安 4 徽生源, 在那个大学统一分配的时代, 被顺理成章地分到合肥的一家化工厂当助理工程师。“其实在工厂的那段时间, 对我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经历。”谢毅并没有把在工厂的 4 年当作是一种时间的“浪费”, 刚刚大学毕业的她正好赶上了工厂的一件大事——新成立的分厂上马新产品,要筹备 3 个分析化验室。从化验室的整体设计、仪器购置,到原料、中间物和最终产品的质检标准的制订,以及对 37 位分析技工的培训,这些很有挑战性的工作都落在这位年仅 21 岁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谢毅把今天在科研路上不折不挠的心态追溯到那段工厂的经历:“那段时光是我第一次独当一面去做一项系统、复杂又责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