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九讲巴金与《家》、《寒夜》第一节 巴金的生平和文学道路       一、生平与创作概况1、童年的影响(1904年——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创作的“爱”和“恨”。2、社会运动的冲击3、巴金与“无政府主义”巴枯宁(1814—1876)克鲁泡特金(1842---1921)4、求学与留学5、1929—1936年6、1937——1949年7、建国后二、早期创作简介《灭亡》——杜大心《新生》——李静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倾注早期对人生的思考,重点表达了“用爱的精神实现人类互助”的理想。第二节《家》与《寒夜》巴金小说的两个高峰一、关于《家》1、写作《家》的过程:——从生活到创作。①人物②事件③背景3、《家》与《红楼梦》以“家”变写“世变”,通过家庭反映社会,是巴金小说的运作策略。二、《家》的基本内容和人物三条主线:1、以高老太爷的故事为主线。通过高老太爷形象揭露了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本质特征。2、以觉新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描绘高家第二代的腐败和第三代的叛逆展示了宗法大家族崩散的图景。3、以觉慧的故事为主线。“家”的守墓人——高觉新式的长子形象一个封建专制重压下灵魂扭曲、病态的形象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软弱、屈从、忍让、“愚忠、愚孝”觉新身上也表现出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觉新的悲剧揭示了封建专制和礼教杀人不见血的罪恶本质,并让人进一步反思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消极面。4、通过觉慧的形象歌颂青年一代的叛逆精神“家”的第一个掘墓人觉慧的叛逆性,性格热情、大胆、倔强,充分体现了“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的反抗性格和斗争精神。觉慧在文本中的作用:揭示主题,成为高公馆内部这股汹涌“激流”的原动力。5、通过女性形象控诉了宗法制度与礼教“吃人”的罪恶三类悲剧女性形象:鸣凤、婉儿代表的丫环梅、瑞珏代表的小姐、少奶奶周氏、沈氏等代表的太太、姨太太老一辈女性。鸣凤聪明美丽、纯洁善良,外柔内刚,是封建礼教牺牲品。《家》的主题:p75三、主要艺术成就1、“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2、注重发掘人情美的人物塑造方法3、以事件为主线索,以场面串连故事的结构特点4、美学特征:抒发真挚浓郁的激情四、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我国现代文学中描绘“五四”时代的一幅杰出的社会生活的插图。2、是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描写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并集中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