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溶液浓稀的表示.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溶液浓稀的表示.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6/2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溶液浓稀的表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溶液浓稀的表示》说课简稿一、说教材分析《溶液浓稀的表示》选自科学版初中化学下册第七单元《溶液》的第三节《溶液浓稀的表示》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学****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既对溶液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深化,也是学****酸碱盐溶液计算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节学****学生由对溶液的认识从定性进入到定量。因此,学****目标为: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惯。二、说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读懂数据、图形;学****了溶解现象和溶解度之后,对于“溶质”、“溶剂”和“溶解度”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能够联系、迁移这些知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是: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溶液的稀释。三、说教法学法溶质质量分数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概念的构建过程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以发现式教学法让学生形成概念:通过创设情景、分析数据、推导结论,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发现”本课的主题“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重点指导学生:,推导“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交流,回顾“溶解度”,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发现常见的解题错误,。。四、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溶液”的成分的表示方法。设置教学环境:《新嫁娘》引入生活中常用“尝味道”的方式分辨溶液的“浓”和“稀”、接着展示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提出“实验室某些溶液通过颜色判断浓稀”,介绍学****中表示溶液浓稀程度的方法。进而引出辨别颜色和味道无法定量地区分溶液的浓、稀程度。教学环节二:“建立模型”(10分钟)。演示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求出不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百分比,建立初步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