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与魔鬼交易的孩子》序幕五年之前英国,伦敦维多利亚没有时间玩游戏。她没有时间与朋友们相处,没有时间开怀大笑,更没有时间蹦蹦跳跳。她没有时间做其他小孩子们都在做的任何事情。维多利亚当时只有十岁,但是她不喜欢十岁的孩子。在伦敦的所有晚宴上,她的任务就是安静地坐着,在大人们面前表现得得体。她会坐在一把豪华的大扶手椅上,双脚几乎无法着地。她会将附近花瓶里绣球花的花瓣一片片地摘掉。她会安静地蜷缩在一个角落,看着大人们围在房间里,喝着茶或是鸡尾酒,评论着门廊里的那些雕塑。她的弟弟查理却很喜欢这些宴会。他会让那些老妇人们捏他的双颊,还会用他的玩具钢琴——一台施坦威儿童钢琴——弹奏莫扎特的协奏曲。他虽然只有五岁,但是说出来的只言片语都是西班牙文或者希腊文。维多利亚并不喜欢她的弟弟。她希望弟弟最好能够永远消失。她看着母亲将弟弟查理抱在怀里,而他则发出欢快的、不以为意的笑声。查理是家里两个孩子中长得漂亮的那个。维多利亚对着一面镜子推了推自己厚厚的眼镜,厌恶地转过头去。她讨厌那些没有趣味的宴会,讨厌自己的计算器和那些课本,讨厌她的老师和那些乐器,讨厌自己卷曲的头发和那些满满的日程,也讨厌她父亲的眼镜,以及弟弟那天才般的智商。然而这一切正是推动她争强好胜的动力——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因为对于维多利亚来说,生活中只有一件事情有意义:那就是胜利,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得到的胜利,而且她知道怎样才能取得这些胜利。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上,尽管她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其中任何一个。她集中精力完成取得各种胜利的目标——带给父母很多奖状、证书,以及名列前茅的成绩,就像一只饿坏的猫将一只死去的小鸟交给它的主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维多利亚曾经有一次对着她的代数老师大吼道,“你赢得越多,就走得越高。牛津大学的教授和诺贝尔奖,是你的工作领域里面的成功。但是,私人辅导可不算是成功。”当然了,一会儿之后她背着双手走回了房间,笑着对那位受到惊吓而且非常紧张的老教师道歉。她必须这样做。因为无论是否是一个失败者,这位老巫婆还是要给她的考试打成绩的。维多利亚讨厌她的课本和各种活动,因为它们是她最好的朋友。像她的妈妈一样,她也学会了选择那些自己并不喜欢的朋友。骑马,下棋,钢琴,网球,绘画,每一项她都有自己的辅导老师,每一位老师都和她一样闷闷不乐。你在马上坐得不够直。你移动得太慢了。你的手指太胖了。你的手指太胖了。你的手指太胖了……维多利亚的手指确实很胖。这给她的父亲那长长的不满列表上又增加了一项。幸运的是,在辩论这个项目上,他父亲的列表就没那么长了。辩论是她最喜欢的活动,因为只有这一项活动可以让她释放自己的愤怒。“看起来我们的女儿还不是那么糟。”有一次她拿回家一座国家级辩论赛的奖杯之后,她的父亲说道。不,维多利亚并不是那么糟。在辩论比赛的过程中,她会羞辱自己的对手(她经常这样做),还会假装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离开了父母,并且非常有权力了。尽管维多利亚的父母没有参与她的任何活动,但是总能给出大量的批评。他们之间的交流大多是通过邮件,但是偶尔也会在早餐桌上说几句话。每到这个时候,她的父亲面无表情地吃着烤面包和果酱,在日程本中翻来翻去。她的母亲则搅动着自己面前的茶,阅读《伦敦时报》。他的父亲说:“维多利亚,我的日程表里说你参加了某个活动……”“是呀,我参加了一场辩论赛。”她的母亲说:“不要说‘是呀’,维多利亚。这样说太俗了。”她的父亲继续问道:“你胜出了吗?”“几乎胜出了……我排在利迪后面得了第二名。”她的母亲说着:“说到俗……”她的父亲问道:“为什么你会让利迪打败你呢?”“她的辩论能力很强。我没有抢到——”“你没有抢到?怪不得你会输给别人。”“爸爸,在这之前,我连续赢得了四场比赛——”她的母亲说道:“你只是和上次表现得一样好,没有进步。”因此,当维多利亚失败的时候,她会夺门而出,这有什么关系呢?当她沉迷于屋顶的壁画,站在镜子面前试着理顺散乱的头发时,那又怎么样呢?都算得了什么呢?维多利亚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她的新任辩论教练就是这样说的,维多利亚也赞成这种说法。因为她的新教练身材高挑,很有气质,有着一头美丽的金发,甚至比维多利亚的妈妈还要漂亮。苏格兰,格拉斯哥几百公里之外,在苏格兰岛上一个欠发达的地区,一个叫做克里斯汀的男孩肩上背着一袋汉堡面包和一袋热狗,正在沿着一条山谷奔跑着。他停在一面发霉的砖墙面前,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二天,警察们就会在全格拉斯哥搜寻克里斯汀。因为他刚刚打破了商店的两面窗户。他低下头看着自己抢来的战利品,发现抢到的面包并不好。他拿起一个面包咬了一口,发现就像身后的青砖一样有些霉味。但是克里斯汀并没有留意到这些。过去的三天里,他什么都没有吃到。那天早上,他几乎要饿昏了,在想要偷人钱包的时候被抓住了。克里斯汀又咬了一口手中的面包。这一天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