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2016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6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6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2016 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点展示] 1. 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 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常考点)。 3. 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常考点);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常考点)。核心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 .自然界的物质性(1)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 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 本质: 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世界的物质性(1) 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 世界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 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 动态发布命题特点 2014 · 广东高考, 34 2014 · 新课标全国卷 II,21 2011 · 江苏高考, 24 2010 · 海南高考, 18 结合古诗词或者具体材料围绕物质的概念和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进行测试,难度中等。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命题点 1 物质概念解题指导: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1) 物质概念提示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2) 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界限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暂时存在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提示(1) 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 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典例 1 (2014 · 广东高考)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 但是两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 .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 .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3 D .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两者本质的区别答案 B 解析 C 项说法明显错误,哲学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自然现象也是哲学关注的内容; D 项颠倒了两者的关系,应该是两者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对两者的定义差异。 A 项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强调物质概念,只是分析了两者的不同点,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命题点 2 世界是物质的解题指导:正确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 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2)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3)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 有以下几种说法: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典例 2 (2014 · 新课标全国Ⅱ) 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 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 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 B 解析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