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学四年的心得体会大学四年的心得体会大学四年的心得体会:大学四年的心得体会转眼已临近毕业,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四年所经历的种种及发生的一些变化,感慨良多, 大学四年的心得体会。这绝不是故作深沉, 我觉得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 中小学教育基本上都是一种基础知识的教育与灌输, 只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在进入大学以后, 才真正进入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新阶段, 它一方面进一步深入学习基础理论,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 要求学生有学以致用、不断创新的能力。而且大学阶段也是我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所以尤为重要。大学既然如此重要, 那么究竟该如何度过呢。对我来说, 最核心的两个字就是“关键”。我们不仅要能认清关键所在,更需能把握关键。拥有成功的大学生活的关键在于运用好时间, 运用好时间的关键又在于能把自己从杂事中解脱出来而避免时间的耗散以及将挤出来的有限时间用在关键的地方。在时间得到保证后, 剩下的关键之处就是你做事的态度和方法了, 譬如说你能否拥有一种积极向上、不折不挠的心态, 能否勤奋扎实、把握机会, 能否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博与专”等关系。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个问题很困扰我。那是学面几何》时,总要做无穷无尽的几何证明题和解析计算题。我就觉得很奇怪——做这些高难度的高技巧性的数学题有什么用呢? 那些出题人是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干在那里瞎编呢? 那个时候觉得只要会算术,买东西知道要找回多少钱就够了。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过类似的想法, 现在想来那是多么的可笑啊!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 它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 也是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不可或缺的工具。那些数学题往往也是从实际的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只不过那时我们还体会不到这一点而已。据统计,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们大多是搞数学出身的。记得大一刚开学时, 就去听李德仁院士的讲座, 他当时也着重强调了数学功底对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都说哲学是科学之母,我想或许说数学是科学之父并不过分, 至少我是这么看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 往往那些工科都是以数学为核心加上一些本学科的概念或者说是数学在某个领域的一种应用。说这么多有关数学的主要是想引出两个问题。第一个便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或许很多人会说这是老生常谈, 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经历来说明。大三下学期在深入学习 GPS 的时候, 深感自己专业数据处理知识的不足,于是借来了研究生教材《广义测量平差》,可发现这本书基本上都是由数学公式组成, 写的很枯燥很难懂, 很难看下去。恰好那个时候张小红老师让我做 Kalman 滤波,这个时候就需要将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了。此时我发现带着实际问题去回头看那本书时轻松了很多。当后来发现那本书仍不足以满足要求时, 又自学了动态导航与滤波方面的许多以前觉得十分乏味的大块头。就这样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反反复复, 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又用理论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获得了成就感。带着实际问题有目的地去看书比为了看书而看书多了几分趣味, 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心得体会, 大学四年的心得体会。大学期间我一般都是结合具体的项目或者比赛而去做某件事和去学习相关知识,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有更清晰的目标和更高的强度, 从而减少时间的耗散,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实践带动理论学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