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妇科 妇科护理病例 MI 左移-- 不成熟细胞增多 MI 右移-- 雌激素升高后穹隆穿刺有落空感--- 进针 2cm 盆腔检查的注意事项: 关心体贴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排空膀胱一人一垫体位:膀胱截石位月经期避免检查未婚妇女禁做双合诊和阴道窥器检查妇科检查不满意时可在麻醉下进行男性护理人员检查时必须有一名女性医护人员在场 妇科常用特殊检查与护理配合阴道涂片: 刮片在阴道侧壁上 1/3 处刮取分泌物均→匀涂在玻片上→干燥后入 95% 乙醇或 10% 甲醛中固定染色镜检巴氏分类法: 巴氏Ⅰ级正常巴氏Ⅱ级炎症临床分为ⅡA及ⅡB。ⅡB 是指个别细胞核异质明显,但又不支持恶性;其余为ⅡA 巴氏Ⅲ级可疑癌巴氏Ⅳ级高度可疑癌巴氏Ⅴ级癌阴道清洁度分度: Ⅰ大量阴道杆菌和阴道上皮细胞,白细胞 0-5/HPF, 杂菌无或极少Ⅱ中等阴道杆菌和阴道上皮细胞,白细胞 0-5/HPF, 杂菌少量正常Ⅲ少量阴道杆菌和阴道上皮细胞,白细胞 0-5/HPF, 杂菌较多提示炎症Ⅳ无阴道杆菌和阴道上皮细胞,白细胞 0-5/HPF, 大量杂菌严重阴道炎宫颈活检的适应症:(1) 可疑宫颈癌或者慢性特异性宫颈炎需要明确诊断(2) TBS 巴氏Ⅲ或以上,巴氏Ⅱ经治疗仍为Ⅱ者, TBS 分类鳞状细胞异常者。(3 )宫颈细胞学检查已查到癌细胞( 4 )阴道镜检查反复可疑阳性或阳性者。后穹隆穿刺禁忌症:(1 )盆腔严重粘连或疑有肠管与子宫后壁粘连( 2 )临床高度怀疑恶性肿瘤( 3 )异位妊娠准备采用非手术治疗者。 3.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合并糖尿病的阴道炎症常见于: 白色念珠菌阴道炎传播途径: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经血液循环蔓延、经淋巴系统蔓延、直接蔓延阴道自净作用: 阴道上皮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影响下增生变厚,增加对病原体侵人的抵抗力, 同时上皮细胞中含有丰富糖原, 在乳杆菌作用下分解为乳酸, 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 使适应于弱碱性环境中繁殖的病原体受到抑制; 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输卵管单向蠕动生殖道免疫系统阴道杆菌糖原 PH - 乳酸女性生殖系统自然防御机制○ 1 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②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③阴道壁前后壁紧贴,防止外界的污染。④阴道的自净作用: 阴道上壁的糖原在阴道乳酸杆菌的作用下, 分解为乳酸, 以维持阴道正常酸性环境⑤子宫颈分泌的黏液形成“黏液栓”⑥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⑦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定向摆动⑧生殖道免疫系统 外阴部炎症外阴部炎症- 坐浴高锰酸钾浓度 1: 5000 肉眼颜色淡玫瑰红坐浴时间 15~ 30min Bid 水温 41-43 ℃疗程5~ 10天注意事项会阴部全部浸没、月经期停止坐浴、避免灼伤前庭大腺炎处理原则: 保持局部清洁,选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手术细菌培养+ 药敏,口服或肌注抗生素局部热敷或坐浴脓肿切开引流并造口若引流不畅,切口愈合后可形成囊肿或反复感染 阴道炎症阴道炎症包括: 细菌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老年性阴道炎(萎缩性阴道炎)、婴幼儿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妇检: 阴道粘膜充血草莓样宫颈后穹隆处大量白带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临表评分表: 单纯性 VVC 复杂性 VVC 发生频率散发或非经常性发作复发性临床表现轻到中度重度真菌种类白假丝酵母菌非白叫丝酵母菌宿主情况免疫功能正常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妊娠病因主要特征处理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稀薄泡沫样白带+瘙痒,镜下见滴虫 1% 乳酸/%-% 醋酸+ 甲硝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白假丝酵母菌豆腐渣样白带+ 剧烈瘙痒,镜下见酵母菌 2%-4%NaHCO 3 冲洗+抗真菌药萎缩性阴道炎 E↓淡黄色稀薄白带+瘙痒,镜下见大量基底细胞,白细胞 1% 乳酸/%-% 醋酸+ 甲硝唑/ 诺氟沙星+ 雌激素制剂阴道炎治愈标准:病人主诉阴道炎症状消失, 妇科检查阴道壁充血消失,白带少。实验室检查 3 次以上阴性。阴道炎未治疗无效:病人主诉症状未减轻, 妇科检查阴道壁仍充血, 白带脓性, 实验室检查病原体未转阴。 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病理类型: 宫颈糜烂( 生理)、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 生理)、宫颈黏膜炎宫颈糜烂类型有: 单纯性、颗粒性、乳突性宫颈炎主要症状: 阴道分泌物增多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措施: 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以物理治疗为主。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的注意事项:(1 )治疗前常做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2)有急性生殖器炎症者禁忌(3)治疗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 3-7 天内(4)术后每日清洗外阴 2次,保持外阴清洁,在创面未愈合(4-8W )禁性盆浴、和阴道冲洗(5) 患者术后均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在宫颈创面痂皮脱落前,阴道有大量黄水流出,在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