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医药人才培养论文一、屮医药文化的内涵广义的中医药文化泛指包括整个中医学学科体系、与学科发展和医疗行为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人文精神方而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和人文气象等,涵盖了哲学文化、历史文化、学术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文学艺术等内容。狭义的屮医药文化指与屮医学学科有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本文所讨论的是广义的屮医药文化。二、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辅相依,不可分割。高校有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文化传承功能的具体体现。继承和发展屮医药文化是高等屮医药院校教育的使命和重要内容,而中医药文化建设乂大大促进着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动着中医药人才培养事业的不断发展。1・小医药文化建设是屮医药人才医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医药学强调整体观念和人文关怀,关注的是牛病的人,而不是人患的病。早在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中,就专门对医德进行了论述,为习医者所必读。《大医精诚》这样论述医德: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大医精诚》被我国许多中医院校用为医学誓言,誉为经典。•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人才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依托。我国中矢药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逐渐构建了多形式、多层次的体系,突破了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模式,实现了向现代化教育模式的转变,并逐步确立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的转变和建立就一个时期而言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随着教育教学理论和时间的纵深发展,大量沿用西式院校的教育模式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上存在的致命缺陷和问题日益突显。不同程度地表现在中医药人才西化倾向、小医基础理论薄弱、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缺乏、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之间衔接不良、教学与临床脱离等方而上的问题。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土国强在谈中医药人才成长时指出:“当前,一方面中医药教育在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中医药人才在不断萎缩。”谈话一针见血地指出照搬西式院校教育模式对屮医药人才培养的致命打击,而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华历史儿千年积淀而成的实践文化,其核心价值融入了科学精神、道德精神和文化精神。其屮哲学文化的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熏陶有助于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中医药特有的学术文化和科学思想,引领着医学生对己知和未知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而中医名医、验案、传奇、气功、武术、炼丹、药膳等文化艺术,引导了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独有气质的升华。・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文化是高校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现,是最简洁的文化名片。屮医药文化建设毋庸置疑是屮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牛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产生和确立,对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具有深远地意义,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