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7/13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学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会学名词解释1、 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來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 群学:清朝末年,西方社会学说被介绍到中国來有两种名称,一口群学、一口社会学。谭嗣同于1896年著《仁学》一书中就提出补会学。章太炎于1902年翻译出版日本岸本武太著《社会学》,中文书名也定为《社会学》。但为什么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却称为"群学”,而不称为“社会学”?这是宙于当时的历史情况,倡言群学是适应了时代潮流,能够起到鼓励中国人救亡图存、团结御敌的功效,对国家、社会的进步更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严复在其《原强》一文屮说,为什么称斯宾塞的书(指《群学肄言》)为“群学”,“就苟卿言人之贵于禽曽者,以能群也,故曰群学”。3、 结构功能主义: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为代表的理论派别提出的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著必要的功能。它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平衡状态,各部分之间互相协调。社会有自我调节功能,当它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时,各部分会相互适应,使社会系统达到新的平衡。本世纪40至50年代该理论在美国有重要影响。4、 冲突理论:使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以反对结构功能学派为特点的社会学流派。该理论流派不同意结构功能学派用均衡來解释社会现象,而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來解释社会变迁。它认为现实社会中冲突不可避免,冲突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社会现实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5、 符号互动理论:是解释人们在II常生活中的互动过程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是借助于符号这种工具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而其效果有赖于对所有工具——符号的理解,因此,互动实际上是角色互动、符号的互动。交换理论:是硏究人的外显的社会交往活动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交换活动,这既包括物质交换也包括非物质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采取了类似经济学的成木、价值、利润原则,人们之间相互交往也是想通过付出成本而追求最大的价值和奖赏。人们对自己付出成木和所得价值得判断影响着他们的继续交往活动。 1、社会指人类生活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2、 社会唯实派是西方经典社会学的一个理论流派。在对社会的认识问题上,它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人的集合,而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宾塞、徳国的齐美尔和法国的迪尔凯姆等。这一派强调从整体的角度去硏究社会。3、 社会唯名派是西方经典社会学的一个理论流派。在对社会的认识问题上,它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有个人。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吉丁斯、法国的达尔徳和徳国的韦伯等。这一派社会学家注重个人行为的研究。4、 社会关系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称。在社会关系的结构中,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政治、法律、道徳、艺术、科学、家庭、教育等等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基础上建立起的次生关系。全部社会关系构成一个特定的社会。5、 生产关系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与一定生产力发展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关系。6、 ,礼俗社会又称”共同体“或”公社“,是山徳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徳・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