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数据交换中心设计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7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据交换中心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AIOPIO 2020/7/16 文件大小:2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据交换中心设计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题目数据交换中心设计方案系(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技术班级127专硕学生姓名陶晓慧学号19导师吴业福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各地政府部门和机构开始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包括门户网站内容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办事审批系统、其它业务系统等。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同一地区的政府机构间也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出现了“信息孤岛”的现象。电子政务实施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这些“孤岛”有机地串连在一起,充分发挥其效能,同时也保护了各部门在该方面的经济投入和精力投入。此外,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即使是统一规划,但具体的实施单位和解决方案会有很多,建设完成后的系统常常是自治的,异构的,数据可能存放于数据库、文本文件、XML文件,甚至普通文件中。因此也需要一种机制使不同时期建设的应用系统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上述两种情况,均要求解决应用系统间数据和信息的互通、互用问题。:(1)该平台设计应采用先进成熟、稳定的技术和软硬件平台。(2)数据交换时不影响相关信息系统的使用和信息安全。(3)采用国际通用标准,便于和国际接轨,易于系统扩展及升级。(4)建立一个坚实的系统应用平台,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技术易于更新,网络及业务规模可以逐步扩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可以通过数据交换标准定义管理工具完成如下功能:(1)新建标准、修改或删除标准;(2)维护属性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宿主”位置、缺省过滤条件等;(3)实现对用户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以便数据交换平台的管理人员实现数据流转过程的定义。数据交换流转过程的描述也采用XML方式。具体功能如下:(1)新建流程、修改或删除流程;(2)维护流程的规则、数据加工过程和数据路由方式;(3)实现对用户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公式化)、数据类型的匹配或转换关系、数据项位置描述记录等。以XML结构保存定义的内容。具体功能包括:(1)数据交换标准定义信息的导入;(2)维护数据交换标准与内部数据结构间的映射定义表,包括数据项与数据项的对应或组合对应(公式化)、数据类型的匹配或转换关系、数据项位置描述记录等;(3)实现对管理员的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采用中间件产品可以保证数据交换的高效、安全和可靠地进行。其工作原理是:读入数据交换流程,根据流程设定,启动数据交换过程。根据业务需要,同时可以并发若干个数据交换流程。当业务变化时,只需修改数据交换流程定义,就可以实现基于新业务的数据交换过程,因此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能力。具体功能如下:接收数据,验证数据、分析流程定义、根据流程进行数据交互过程、数据交互的事务管理、日志管理和交换数据存储、消息队列管理、实现对管理员的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信息交换平台会自动检测接入点提供的属性信息是否正确,只有正确后,才可以注册并接入信息交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