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初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5/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一地理期中复****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四个图片和文字内容)
(二)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
(三)纬线和经线:
1、纬线和经线: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

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长度
赤道(0°)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北极点(90°N)和南极点(90°S)是最小的纬线圈
相等(2万千米)
数量
无数条
无数条
线(圈)关系
平行
相交于南北两极
2、纬度和经度:(会判断东经西经,南纬和北纬)
纬度
经度
零度线确定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划分
由赤道向南北各分作90°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
度数变化规律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越来越大。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度数越来越大。
字母表示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高、中、低纬的划分
低纬度的范围:0—30°
中纬度的范围:30°—60°
高纬度的范围:60°—90°
3、半球划分: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多画图)
半球划分
赤道(0°纬线)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4、经纬网: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做经纬网。利用它可以确定地面上每一点的位置。(会写一个点的经纬度)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重点)
面对赤道
面对北极
面对南极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约24小时(1天)
昼夜更替、时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二)公转(注意公转图)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约1年
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节气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日期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昼夜
长短
北半球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赤道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南半球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季节
北半球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南半球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三)五带:知道五带的名称和分界线,五带图
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北寒带(°N--90°N)、北温带(°N--°N)、热带(°N--°S)、南温带(°S--°S)、南寒带(°S--90°S)
分界线:回归线和极圈。特征:是否有阳光直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是否四季分明。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第三节地图
一、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