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鲁山四中古诗诵读社讲座讲义主讲:孙松阳老师主题:古诗文诵读节奏划分方法时间:2013年5月7日古诗文诵读节奏划分方法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诵读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名单句意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 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1・故人具鸡黍。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例2•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二、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例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例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三、 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例1•若夫H出而林霏开。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例2•盖大苏泛赤壁云。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四、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正确划分节奏。例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姓名,’叔远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间朗读时也要停顿,因此,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划分这句话的节奏。例2•侍中侍郎郭攸之。解析:’侍中'、’侍郎'都是官职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即,侍中/侍郎/郭攸之。五、「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例如,余闻之也久。解析:这句话应这样划分节奏:’余闻之也/久'。如果误将'也'看作是谓语前面的副词状语,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久幕六、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解析「先帝'是主语,以是谓语,’臣卑鄙'是宾语,不作以的状语,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先帝/不/以/臣卑鄙。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很容易误读为:先帝/不/以臣/卑鄙。例2•此庸夫之怒也。解析:’此'是这句话的主语,’庸夫之怒'作谓语,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此/庸夫之怒也。不能误读为:此庸夫/之怒也。七、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例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句一顿,EP: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例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析:这是一个非四字骈字句,可按意义划分节奏,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八、 根据文意确定停顿。例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解析:’不病',没有生病的人。’以为功即,以之为功,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根据文意,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能误读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例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解析:前一个'乐',用作动词,以-™为乐;后一个'乐',名词,乐趣、快乐。’乐其乐'就是以其乐为乐。据此,这句话可以这样划分节奏: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