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教师考编之常考主观题.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考编之常考主观题.doc

上传人:2823029757 2020/9/8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考编之常考主观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学部分】《学记》中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1)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3)主课和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4)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5)反对死记硬背,主启发式教学。《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c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容与手段d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5、论述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6、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7、简述我国美育德基本任务。(1)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2)培养审美能力。8、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9、分析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的主要容。(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强调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教育,发展终身教育。10.、试论述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11、简述现代学生观的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3)发扬教育(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13、教师六个主要的职业角色(1)学着和学****者(2)知识传授者(3)示者(4)管理者(5)朋友(6)研究者14、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15、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缺点:(1)教师为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2)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3)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4)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和消极等待的性格17、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18、论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意义在于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地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学管理。19、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20、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1)教学任务(2)教学容(3)学生年龄特征21、简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