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值得收藏------------------------------------------------ ---------------------------------------------------- 精品文档值得收藏----------------------------------------------------------- 1 校长没有“黄埔军校”校长没有“黄埔军校”-------------------------------------------- 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值得收藏------------------------------------------------ ---------------------------------------------------- 精品文档值得收藏----------------------------------------------------------- 2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无论是主张校长“职业化”还是“专业化”的观点,都有点儿纸上谈兵、“站着说话”的味道。如果我作为一个有着“校长”经历的当事人来发表“兼而有之”的观点,那多少有点饶舌。我想说的是: 校长, 他不是按照什么规定的模子塑造出来的。作为一个社会角色, 校长没有“黄埔军校”。“校长”是什么? 就校长令人尊重的程度而言, 他首先应该是一个业内人士。说他“业内”, 意思是说他要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 而不是一个见风使舵的政客, 或者一天到晚研究行政手腕、搞庸俗政治学的“乡愿”。在一个提倡素质教育, 倡导创新意识的时代,对校长来说,首当其冲还是开放的教育理念。西方有句箴言: “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一个循规蹈矩、因循守旧的校长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一个理念可以改变一个时代, 一个蹩脚的观念也可以抹杀一个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个观念一出,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中国格局为之一变。于是在深圳、珠海等地的人才获得 500 万元或更多-------------------------------------------- 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值得收藏------------------------------------------------ ---------------------------------------------------- 精品文档值得收藏----------------------------------------------------------- 3 奖励后, 有人提出:“谁来重奖邓小平? ”这问话独具慧眼, 如果没有小平同志的观念, 中国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动力至少不会激活得这样快。说到教育理念,我们可以举出耳熟能详的蔡元培校长。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进过“校长培训班”的学者, 却导引了一个时代的教育观念, 影响了几代人, 即使在今天他也仍然不过时。原因何在?就在于他的理念符合基本的教育规律。“兼容并包”道出了北京大学当年学术繁荣的精神实质。除了深厚的国学功底, 蔡校长的能耐在哪里?要知道,说起国学功底,刘师培、辜鸿铭等清朝遗老并不比他差。关键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