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端午节手抄报.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端午节手抄报.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9/27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端午节手抄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端午节手抄报篇一: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的内容6月12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放假三天市民对于农历闰五月的期待大都是由于牵扯到“端午节”放假。不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公布的“端午节”放假规定,放假时间为6月10日至12日,共3天。从放假角度来说,“端午节”实际上只能过一次。●“端午节”只有一个至于这个“多出来”的农历五月,北京民俗博物馆民俗专家尚鸿介绍说,闰五月并不代表就有两个“端午节”,因为按照民俗的相关规定,任何一个节日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固定名称、固定****俗和固定日期,今年就涉及到固定日期的问题。“端午节”应当是阴历第一个五月的“午日”,所以今年只有5月28日才称得上是“端午节”。不过尚鸿认为,由于商家促销的考虑和北京外来人口众多、各地****俗不同,闰五月粽子依然在货架上销售的现象是极有可能发生的。“端午和夏至关系密切,有的地方夏至也吃粽子。广东一带吃热粽子,而北京讲究‘热包粽子趁凉吃’,所以过去叫卖吆喝的都是‘江米的、小枣的、凉凉的大粽子’。现在生活方便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粽子。”但对于岁时感强烈的“老北京”来说,只有在“端午节”当日才会感到浓重的节日气氛。记者咨询了京城几家超市和粽子销售网店,对方均表示,闰五月是否还会销售粽子尚未确定,但继续上架销售的可能性较大。●下次“闰五月”要等19年北京天文馆科普部李昕表示,农历闰月出现的规律大约是19年七闰,具体置闰规则与廿四节气有关。大多数月中都包含两个节气,而有时会出现某个月只有一个节气的情况,这时上个月是农历几月,这个月就是闰几月。至于多少年出现一个闰五月还不能说死。根据万年历提供的信息,下一次闰五月将会是在2028年,2039年也有一次。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篇二: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独特遗产。每逢端午,家家户户的门口,插菖蒲,挂艾叶;小孩子胸佩五色香袋,玩耍嬉闹;还有那软糯可口的粽子,弥漫着幽淡的清香……端午节的****俗: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