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一、主要工作情况区人社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宜人XX区、创业新天地、幸福新家园”的总体目标,围绕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人事管理、劳动维权、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XX区政府被XX市表彰为“全市就业促进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区人社局作为XX市唯一一个区县被推荐为“全国军转干部就业安置先进单位”,已报人社部待批;区人社局监察大队被国家人社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联合表彰为“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突出成绩单位”。深入推进就业服务,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共培训农民工10806人,其中在岗培训3644人,品牌培训11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7052人。通过培训,城乡就业面和就业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11人,完成全年目标比例%;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10413人,完成全年目标比例%;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二是居家就业积极推进。充分发挥街道就业服务基层平台作用,通过政府主导,街道、村、社区搭台,市场推动,探索出了“项目进家不出户、定点加工众人助、社企搭桥来帮扶、创业开启致富路”的新型居家就业模式,累计实现居家就业6500人次,受到市领导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三是就业援助大力开展。按照“走访到户、登记到人、帮扶到位”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万份,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456户,登记认定未就业困难人员265人。依托就业援助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654个,吸纳就业困难人员563人就业。发放就业困难人员各类补贴万元,其中企业社保补贴及岗位补贴万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万元。“2016年全国就业援助月”启动仪式在我区顺利举行。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成效明显。通过建立实名制信息库和举办"成都武侯大学生就业'千百十'工程大型公益活动”等一系列专项就业促进活动,对高校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动态跟踪服务等措施,686名武侯籍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岗位,初次就业率达到%;促进7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完成全年目标112%,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o同时,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融资贴息服务,全年提供贴息贷款438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54%,总量在全市各区市县中遥遥领先,帮扶创业项目93个,吸纳300余名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不断健全社保体系,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5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分别扩面净增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万人,参保覆盖率达到98%o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403人,参保覆盖率达到92%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保率达100%o二是基金征收顺利完成。累计征收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亿元,完成目标的%。征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亿元,完成目标的%。工伤、生育、失业基金征收分别完成万元、万元、亿元,分别完成目标的%、%、%o三是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及时兑现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累计万人次,总额亿元,无超政策范围、超标准支付情况。四是各项社保新政全面落实。按时保质完成60岁以上城乡老年低保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176名符合条件人员自愿参保。为符合条件按企业办法参保的26135名企业和个体的领取养老金人员调整了养老金待遇。五是创新建立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定岗医师管理机制。通过将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工作延伸至医院内部医师,促进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基金监管进一步完善一是理顺社保基金管理内部运行机制。将社保局、医保局、就业局部分相关职能职责正式划转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打破权力过于集中,机构之间、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制衡的现状,建立完善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二是强化基金运行监管。借鉴”鱼刺图”管理办法,创新建立了“XX区社保基金监管及风险控制图”,进一步完善了社保基金监管机制,提高了工作效能,取得了一定成效,XX市社保基金风险控制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我区经验在全市推广。试点开展了社会监督社保资金,选择参保单位、参保个人、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组成社会监督机构,对社保相关部门、经办机构、医疗机构等进行监督。三是规范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个人档案真实性承诺制度,得到了市局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建立了提前退休人员公示制度、事前问询笔录制度和疑难问题会商办法,进一步优化了审批流程,确保了提前退休审批准确无误。四是加大社会保险稽核力度。在稽核用人单位申报的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确保参保单位和个人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同时,加大核查虚报、冒领基本养老金及其他欺诈行为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