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社会实践参观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实践参观后感.doc

上传人:小雄 2020/10/18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实践参观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会实践参观后感10月14号我有幸在青年团校的组织下进行了社会实践参观受益颇深。那天一大早我们就上车来到了我们的第一站——渔阳里。一下车进入了淮海中路567弄,那是一个安静的地方,与浮躁的城市有鲜明的对比,然后带着老上海风情的石库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穿过那由一块块红色砖块堆砌而成的弄堂,时间开始倒转。之前的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繁华的商业街已抛在了脑后。仿佛回到了那个红彤彤的年代,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通过导游的介绍我知道了渔阳里的旧址;旧址为一幢二上二下老式石库门房屋,楼下是教室,有课桌长凳。楼上朝东的亭子间为俞秀松卧室,朝西的亭子间为杨明斋卧室。客堂楼上是团中央办公处。在这里进行的革命活动受到了租界当局的注意,1921年4月29日,法租界巡捕房搜查了渔阳里6号。5月,青年团暂时停止活动。后来随着共青团的发展,2001年,上海市委和共青团中央对渔阳里进行全面整修扩建,并成立旧址纪念馆。纪念馆包括序厅、中国青年英模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等五个部分。在历史照片、珍贵实物、艺术品、模拟场景等传统展示方式的基础上,旧址内增加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和互动项目,如多棱翻动牌、网络游戏、检索点播台以及融大屏幕投影、动态布景、幻影成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情景剧等,因此这里更吸引青少年参观者。渔阳里团中央旧址纪念馆向青年学生展示了五四运动以来的33位青年英模人物和群体如张海迪、雷锋、杨利伟、邱少云、董存瑞、罗盛教、黄继光、中国女排等的感人事迹,向当代青少年昭示了各个时期青年英模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很快我们告别了渔阳里,但是我不会与历史挥别,其实在这样一个被时尚所包围的城市里,很多人都已忘记了这个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地方。当我们快要遗忘它的时候,我想提醒所有年轻人,上海除了新天地还有渔阳里。它所蕴含的历史人文价值,同样不容小觑。第二站我们去了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校史馆和博物馆。里面有好多展览让我眼前一亮。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于2002年5月18日建成开馆。建筑面积七百四十余平方米,收藏品包括玉器、青铜器、陶瓷、碑帖、书法、绘画、唐卡、服饰、刺绣等,其中不乏珍品。新石器时代的玉璧器形规整,打磨光洁,反映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毛公鼎,散氏盘拓片,属于最初的精拓品;隋僧写经、玄奘译经长卷,为罕见文物;羊脑纸金汁书藏文无量寿佛经,藏佛姆幻化网续密经,为稀世之宝;唐卡多作于清代,颇具民族特色;绘画作品中王原祁、吴历的山水画亦不失为佳作;清宫宗庙人物画也是上海地区少见的展品;来自宫廷的官窑瓷器,更是精致、华美,显示出皇家独有的气度。上海高校瓷器博物馆依托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瓷器收藏而建。所收藏的陶瓷器从史前文化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开始,历经汉代、两晋、南北朝、隋代各类实用及陪葬陶瓷器,唐代釉色瓷、三彩瓷,宋代名窑单色釉、刻花、堆塑瓷器,西夏剔花陶瓷,元代、明代贴花、青花、颜色釉瓷,清代五彩、粉彩、斗彩、青花釉里红等,时间跨度大,品种丰富;收藏品涵盖汝窑、钧窑、哥窑、龙泉窑、吉州窑、德化窑、景德镇窑等各个历史名窑,基本上反映了中国陶瓷的发展简史。博物馆坚持免费对社会开放的办馆方针,吸引了众多大、中、小学生及市民前来参观,为普及文物知识,弘扬中华灿烂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最后一站也是另我印象最深的一站,就是位于交大的钱学森国际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