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新基础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基础教育.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10/27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基础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王建军叶澜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科社科百所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原理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1994年开始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经过五年的探索性实验,1999年开始进入到推广性、发展性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也已经进行了三年半时间。在这三年半中,“新基础教育”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项目的辐射范围到参与研究的学校和师生数量以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境内外的影响,都在不断扩大。尽管如此,“新基础教育”仍然是一项不容易理解的研究项目。“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秉持的许多立场、提出的许多观点、使用的许多术语乃至这个研究项目本身的运作方式,都有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地方。这些立场、观点与方法,乃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长期交互作用的产物,脱离了具体的实践和理论背景,单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产生困惑乃至误解。正因如此,我们很感谢《教育发展研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就“新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直接与叶澜教授对话,从而对“新基础教育”研究有一个更为全面、更为真实、更为深入的理解。王建军(以下简称王):我注意到在最近的书面表述中,提及您所主持的“新基础教育”这项变革项目时,都使用了引号,这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叶澜(以下简称叶):1994年我们最初提出“新基础教育”的研究课题时,国内教育界的同仁还较少使用这个词。但在近两年间,随着国内基础教育改革形势的迅速发展,矢志于创造和尝试新的、适应新时弋要求的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教育界同仁越来越多,冠以“新基础教育”五个字的其他的研究项目或著作也开始出现,如“新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等等,为了避免造成混淆和误解,我们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在书面提及这个实验项目时,在“新基础教育”五个字上加引号,以表示这是一个专有名词,专指我们这个研究项目。王:“新基础教育”研究在经历了1994年到1999年五年的探索性研究阶段之后,从l999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推广性、发展性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也已经有三年半的时间了,“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推广性、发展性阶段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您能做一个大致的概括吗?叶:在探索性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学校里进行的,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参与实验的学校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包括大学的研究人员、包括参与实验的学校和教师,也包括某些区域性推广地区的行政领导与教研员。如今“新基础教育”共同体已经走过了三年半的历程,在三年半里,我觉得我们这个共同体一直都在变化、成长,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我们共同钵特有的一种文化、一种传统。第一,在这三年半的时间里,“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的队伍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研究氛围和研究传统。共同体先后发展了两批成员,队伍有了相当程度的扩大。共同体作为一个自愿加入的、以通过改革研究实现学校发展为宗旨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很好的研究氛围和研究传统,各个学校都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共同体的各项活动。为什么共同体的活动会有这样的氛围呢?我们主要是坚持了以下几条原则:第一,坚持自愿参加。这个共同体绝对不是行政命令的产物,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第二,坚持“现场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