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在路上样稿.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路上样稿.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11/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路上样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路上
摘要:冯至曾深受克尔凯郭尔和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这些影响在其代表作《十四行集》中有着显著表现。本文利用以上两位哲学家基础思想,浅析了《十四行集》中相关诗歌,表明了《十四行集》和克尔凯郭尔和雅斯贝尔斯哲学思想在精神上息息相通,并揭示出人生存旨归所在。
关键词:《十四行集》克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
冯至《十四行集》精神和存在主义关注人现实“生存性”息息相通。冯至深受存在主义影响,尤其是受其开创者克尔凯郭尔和雅斯贝尔斯影响最大。相关冯至受此二位哲学家影响,学界已多有论证,在此不再赘述。
笔者在此欲用“在路上”来概括《十四行集》,因为,这二十七首十四行体诗,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冯至对于生命过程重视和领悟。她曾说:“人生意义在于多多经历,多多体验,为人可贵在意多多分担同时同地大家苦乐。”克尔凯郭尔是存在主义哲学开创者,她主张“真正关键是选择行为本身,而非选择什么”,“使个体永远地走在通往‘真理’路途上,去不停地‘靠近’‘真理’”。雅斯贝尔斯关注一样是现世“生存”本身,她强调是行为或说生活过程,而不是结果,她认为,生命意义即产生在这一过程中。经过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踽踽独行于道路上旅人,她永远“在路上”,在路上,也就是其旅途全部意义所在,可能有终止,却没有最终目标地。雅斯贝尔斯作为一名存在主义继承者,继承了克尔凯郭尔
“在路上”关注现世生存性哲学思想,同时,她又深入发展了这一思想。她认为,人当然要做出选择,人永远在路上,然而,“在路上”这一单纯过程,一样会对人造成限制,封闭人生,所以,人还要在路上有所发展,不停吸收,进行超越,这么生存才是有意义无限生存。冯至《十四行集》是对二者吸收和兼容,它既强调了人生意义在于体验,要时时刻刻“在路上”,也含有丰富入世思想,要求人不仅要“在路上”,还要有所为。这一兼容思想,组成了冯至《十四行集》中“在路上”思想。
一、对现实把握,对过程体验
生命价值在于存在过程:感受、体验并领悟。这是克尔凯郭尔和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哲学基础思想,这一思想,也浸润在《十四行集》中。作者甚至赞颂那些生命短暂小飞虫,因为在它们短短一生中,其生命过程已足够美妙,或完成了繁衍天职,或勇敢抵御了一次灾难。
第十五、十六和十七首诗歌,直接以路作为诗歌意象,显著地表现了“在路上”哲学思想。“我们走过城市、山川,全部化成了我们生命。”我们生命里,留下了这些经历印记,这些经历,也成为了人生中不可缺乏组成部分,它们如同一卷长长胶带,一幕幕已印于生命底板上,只要它们出现过,便有价值,便是意义,是生命中不可抹去一部分。克尔凯郭尔在《附言》一书中说:“生存就是无限和有限、永恒和瞬间所孕育孩子,所以它是连续不停地斗争着。……那个正在思想着主体是生存着。”“在路上”看过风景当然短暂,然而,一旦这些风景和主体精神发生了关系,那么,对于这个风景和这一刻来说,便镌刻进了生命历程,甚至能够对主体未来产生影响
——这就是永恒。“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一望无际//藏着忘却过去、隐约未来。”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每一刻美妙风景认真欣赏和把握,便给予了风景和这一刻人生以不朽存在——瞬间,便成了永恒。
对于“在路上”体验珍视,是生命产生意义基础。
二、个人体验孤独性
正是因为有了个人体验存在,这一个人性体验便对应产生了孤独性。这种孤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