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Modified Asphalt Pavement
JTJ 036 -98
主编单位: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施行日期: 1999 年 3月 1 日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北京
关于发布《公路改性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
交公路发 [1998]729 号
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市交通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 政工程局,重庆市交通局,部属公路设计、施工、科研、监督、监理单位, 公路院校:
现批准发布《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编号 JTJ036- 98), 作为行业标准,自 1999年 3月 1 日起施行。 该标准由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希各单 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 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年 12月1 日
近年来,我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在研究、开发和使用改性沥青的过程 中,针对不同的改性沥青和具体的工程实践,编制了相应的技术标准、施 工指南、手册、规范等文件,这些文件对我国改性沥青技术的发展起到了 促进作用,但这些文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制订系统、完整、实用、 可操作性较强的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为了适应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应用的需要,交通部以交公路 [1994]1265 号文下达了编制《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任务,由交通部重 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主持编写。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改性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改性 沥青的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压实的有关规定,改性 沥青路面接缝的施工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等。
目前可用于沥青改性的添加剂有很多,本规范所涉及的仅是其中应用 比较广泛、技术比较成熟的几种聚合物改性剂。
本规范大量采用了国内有关改性沥青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参 考、引用了国外改性沥青技术标准、规范、指南等的有关内容,各单位在 使用本规范的过程中,如发现有问题或有修改意见,请随时函告交通部重 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地址:重庆市南岸五公里邮政编码: 400067),以便修 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参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公路局
同济大学
四川省公路局
主要起草人:周进川、沈金安、姜锡志、吕伟民、杜秋仙
目录
术语
符号
甘日
基层
材料
一般规定
基质沥青
集料与填料
改性剂
成品改性沥青
贮存
3
4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改性沥青
一般规定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改性沥青制备
改性沥青混合制
一般规定
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
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
一般规定
施工准备
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
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
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
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
接缝施工
8 施工质量管理 本规范用词说明
1.0.1 为了适应使用改性沥青铺筑路面的需要, 保证公路改性沥青路面 施工质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改建公路热拌热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及养护, 使用者应根据道路的使用环境和交通条件等特殊要求,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以确定改性沥青的应用。
1.0.3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与施工组织设计, 实 施中应严格控制生产与施工质量。
1.0. 4 改性剂、改性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改性沥青路面的施 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0.5 凡使用本规范未作规定的其它改性剂或改性沥青, 应根据实际情 况,通过试验研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其技术要求与指标, 制订相应的施工规定,报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1.0.6 改性沥青应用于钢桥桥面等特殊工程, 宜单独制订比本规范更严 格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术语、符号
2. 1 术 语
2.1. 1 沥青 bitumen 黑色到暗褐色的固态或半固态粘稠状物质,由自然形成或人工制造而 得,主要为高分子的烃类和非烃类所组成。
2.l . 2 基质沥青 basis bitumen 用于生产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