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古诗100首
整理于7月25日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家乡。
直译:明亮月光洒在床前窗户纸上,仿佛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家乡。古诗中利用比方、衬托等手法,表示客居思乡之情。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直译:香炉峰在阳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瀑布仿佛有几千尺,让人恍惚认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以高度夸张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山水画。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直译:清晨我离别高入云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这首诗是诗人在东下江陵途中所作,表现了诗人重获自由时欢畅轻快心情。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直译:(我)头上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么长。不知道在明亮镜子里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激情,浪漫主义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形象,把积蕴极深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艺术力量。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惧天上人。
直译:山上寺院高楼真高啊,仿佛有一百尺样子,人在楼上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摘下天上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神仙。利用了极其夸张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高耸,表示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惊叹和对神仙般生活向往和追求之情。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直译: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离别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一片情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直译:老好友在黄鹤楼和我辞别,在鲜花烂漫三月去往扬州。孤帆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长江向天边流去。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止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直译:老好友在黄鹤楼和我辞别,在鲜花烂漫三月去往扬州。孤帆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长江向天边流去。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金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碧云端。
【诗人介绍】:李白(7-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她和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诗,裴旻剑术,张旭草书合称‘唐代三绝’。李白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她讴歌祖国山河和漂亮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成了内容和艺术完美统一。她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情感为主。李白诗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艺术魅力,这也是她诗歌中最鲜明艺术特色。李白诗富于自我表现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表示含有一个排山倒海、一泻千里气势。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直译: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沙子上睡着成双成正确鸳鸯。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直译: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伴随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样子。)
望岳(唐) 杜甫
岱宗夫怎样?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